亲历“七七事变”的耄耋老人

国际在线2017/07/07 09:20

  资料视频:七七事变80周年,致敬老兵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出生于1931年的郑福来,是80年前卢沟桥事变的亲历者。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作为卢沟桥抗战史的义务讲解员,坚持了66年。

  “那天,王永禄的儿子在家门口站着,街当间儿正好落下一个炮弹。炮弹皮子从他肚脐眼打进去,人送到铁路医院也没抢救过来。如果说他要活着,现在90岁了。”

  “七七事变”的一幕幕细节,都印在郑福来的脑海里。当天夜里,六岁的郑福来被密集的枪炮声惊醒。第二天,他背起黄色的书包要去私塾,被父亲拦住了:“29军跟日本人打起来了,上不了学了!”

  随之而来的连日炮火震漏了家,郑福来被迫跟母亲逃难到保定。二十多天后的他们重回卢沟桥的家,发现自家三间灰土房被炮弹炸没了顶,门窗没了,奶奶、爸爸也不知逃到了哪里。离家30米远的岱王庙,已成了日本侵略军的军营。

  亲眼见证过日本侵略军的滥杀无辜和作恶罪行,郑福来说:“日军杀死一个中国人,就像捻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这些历史的悲剧,不能在中国重演。”

  从此,横跨在永定河上、全长266.5米的卢沟桥,成为郑福来儿童时期的嬉戏“游乐园”,少年时期的亡国“屈辱地”,以及相伴至今的“精神家园”。

  1949年,18岁的郑福来参加了开国大典。1951年,20岁的郑福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卢沟桥镇镇长,接待了美国记者爱泼斯坦,以见证人身份向他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和当地民众的抗战史。

  从那时起,郑福来开始自愿义务在卢沟桥地区做起讲解员,把卢沟桥的历史和文化,把卢沟桥的抗战历史讲给来来往往的中外游客。曾负责外事接待工作的郑福来退休后,义务讲解成了主业。

  郑福来说,自己当义务讲解员这么多年,接待过70多个国家的外宾和数以万计的参观者,去军营、学校、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做过讲解,但从不收钱。

  “大桥七七遭劫难,亡国之苦倍凄惨……”从1982年《忆七七》起,郑福来开始写诗留存那段历史,至今这些诗集手稿堆满了他的书桌。

  在义务讲解过程中,郑福来不断看书报和电视补充知识,了解动态,还向街坊邻居求教历史传说。日积月累,郑福来成了最熟悉卢沟桥历史的“活标本”。

  在2015年公布的75位第四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郑福来凭借对卢沟桥传说民间文学的贡献,位列其中。

  在郑福来的家中,保存着一位中国台湾中学教师的手写来信。工整的竖版信纸上,娟秀的毛笔字记录着对郑福来老人的敬意。这位老师还将对郑福来的拜访写成了书,书名叫《老人与桥》,记录郑福来老人与卢沟桥的故事。

  郑福来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活一天,就要讲一天。如果能活到100岁,我就讲到100岁。”(文/摄 陈维松)

  86岁的郑福来走在卢沟桥的石板路上。出生于1931年的郑福来,是80年前卢沟桥事变的亲历者。这座全长266.5米的桥,是郑福来儿童时期的嬉戏“游乐园”,少年时期的亡国“屈辱地”,以及相伴至今的“精神家园”。

  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完工于1192年,因跨越卢沟河(现名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两侧石雕护栏的柱头上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现存501个,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作为交通要道,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

  1949年,18岁的郑福来参加了开国大典。1951年,20岁的郑福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卢沟桥镇镇长,接待了美国记者爱泼斯坦,以见证人身份向他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和当地民众的抗战史。

  从那时起,郑福来开始自愿义务在卢沟桥地区做起讲解员,把卢沟桥的历史和文化,把卢沟桥的抗战历史讲给来来往往的中外游客。曾负责外事接待工作的郑福来退休后,义务讲解成了主业。

  “七七事变”的一幕幕细节,都印在郑福来的脑海里。当天夜里,六岁的郑福来被密集的枪炮声惊醒。第二天,他背起黄色的书包要去私塾,被父亲拦住了:“29军跟日本人打起来了,上不了学了!”随之而来的连日炮火震漏了家,郑福来被迫跟母亲逃难到保定。二十多天后的他们重回卢沟桥的家,发现自家三间灰土房被炮弹炸没了顶,门窗没了,奶奶、爸爸也不知逃到了哪里。离家30米远的岱王庙,已成了日本侵略军的军营。

  亲眼见证过日本侵略军的滥杀无辜和作恶罪行,郑福来说:“日军杀死一个中国人,就像捻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这些历史的悲剧,不能在中国重演。”

  在郑福来的家中,保存着一位中国台湾中学教师的手写来信。工整的竖版信纸上,娟秀的毛笔字记录着对郑福来老人的敬意。这位老师还将对郑福来的拜访写成了书,书名叫《老人与桥》,记录郑福来老人与卢沟桥的故事。

  在义务讲解过程中,郑福来不断看书报和电视补充知识,了解动态,还向街坊邻居求教历史传说。日积月累,郑福来成了最熟悉卢沟桥历史的“活标本”。

  “大桥七七遭劫难,亡国之苦倍凄惨……”从1982年《忆七七》起,郑福来开始写诗留存那段历史,至今这些诗集手稿堆满了他的书桌。

  在2015年公布的75位第四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郑福来凭借对卢沟桥传说民间文学的贡献,位列其中。在《卢沟桥的传说》一书中,收录了郑福来的17个卢沟桥民间故事。

  郑福来和老伴儿李春生在家中准备午饭。如今两位老人住在卢沟桥西的一处平房里,育有一子三女的他们,生活简单而朴素。郑福来说,自己当义务讲解员这么多年,接待过70多个国家的外宾和数以万计的参观者,去军营、学校、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做过讲解,但从不收钱。

  竹蚂蚁和着韭菜馅的包子,再加上杂粮粥,就是郑福来和老伴儿李春生简单的午餐。

  在房子外边,郑福来种了些花,养了些菜。“每天拾掇拾掇我的菜园子,然后去桥上蹓跶,给游客们讲故事。”

  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弘扬抗战精神,中宣部向郑福来颁发了“时代楷模”纪念章和荣誉证书。

  郑福来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活一天,就要讲一天。如果能活到100岁,我就讲到100岁。”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