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南丹身边发生的事情就在南丹身边事,微信公众平台。南丹人都在这里了解南丹事。群山环抱中阡陌纵横,楼房一排排间有水泥路相连,村头一株金黄的银杏树点缀,整个山村显得格外美丽,这就是深秋的南丹县芒场镇蛮降村下寨屯。
11月29日,记者探访了屯里63岁的梅仁秀老人,听听关于她的“脱贫故事”。
“来了,在路上,等几分钟。”在电话里梅仁秀老人告诉记者,她在割牛草。过了10分钟左右,梅仁秀背着一大捆玉米秆,两手拎着玉米叶,来到了记者面前。“我现在养两头牛,两头猪,一天都忙着呢。”她笑了笑说,再过一两个月猪就可以卖了,现在日子过得好一些了。
由于家里穷,以前她家一家人一直住着泥瓦房。2009年,梅仁秀儿子外出打工挣钱养家,却意外遇难,留下当时年仅7岁的孙子和4岁的孙女,2009年之后的几年,儿媳李美霞又外出打工长年不回家,抚养照顾孙子、孙女全靠她和老伴莫景林。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全家人的生计全靠两个老人种田耕地来维持,可就在2016年2月,莫景林突然病逝,让这个本来就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
“苦啊,当时住着破旧房子,小孩要读书,一家三口人要过生活,我老了又挣不了钱。”梅仁秀说,那段时间她时常一个人发呆,甚至偷偷地流泪,三四十年的泥瓦房,太旧了,一遇到下雨天就到处漏雨,只能用桶、脸盆、水瓢接水……能用的都用上了,可是都接不过来,贫穷让她一度无助和绝望。如今,每当想起孙子、孙女说的那句“奶奶,我们也要像别人家一样吃肉”时,她都特别心酸、内疚。“这两个孩子命苦啊!”她哽咽着说,孩子们一双解放鞋穿了两三年都没买过新的,更不要说起新房了。
在结对帮扶干部的入户调查和帮扶计划里,有这么一句话:该户家庭十分困难!建议县民政局尽快批准低保,并提高低保待遇。
随后,经过蛮降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景院的深入走访调查,做通做透各项工作,全面摸清下寨屯危房改造底数,精准识别危房改造对象,及时为梅仁秀家争取到了危房改造补助指标,并申请了低保等,把帮扶优惠政策切实落到实处。
“3万块怎么起房子,没钱建到半停工了怎么办?”当陈景院把争取到了危房改造指标这个好消息告诉梅仁秀时,她却丝毫没有感到高兴,反而生出种种担忧。
通过走访打听、认真考虑之后,陈景院知道了老人的顾虑,一个60多岁的老人要建新房,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他又再一次到村里打听得知,梅仁秀老人有个贵州的二女婿还“做得开”,最终他通过多方打听得到他的联系方式,并把政策跟他说透、说通,并保证3万块的补助肯定落实。通过多次的沟通之后,最终她二女婿同意牵头帮老人建房。为了节约建房资金,陈景院还多次到屯里动员群众出工出力帮老人建房。就这样,通过多方努力,如今梅仁秀一家已顺利地住进了两层的小楼房。
“真的可以住楼房了,当时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梅仁秀说,去年驻村工作组还为其争取了3000元的扶贫产业奖补,她家三口人被纳入低保范围,每人每月可领取170元的补助,她孙子、孙女还分别获得625元/学期、500元/学期的教育补助,今年又获得了3000元的脱贫产业奖补。
如今,梅仁秀告别了摇摇欲坠的泥瓦房,一家人住上了新楼房,养老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儿媳妇李美霞也回来了,现在去福建务工,每个月也有2000多元的工资补贴家用,孩子上学也有了教育补助,逢年过节她的3个女儿也经常回来看望她。
“有你们我才有房住,要不一辈子我都抬不起头。”梅仁秀老人说,有了政府的帮助、有了党的好政策,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她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孙子、孙女能好好读书,健康成长。
封面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河池日报记者 陆寿欢
微信号:hcndsbs
大家都在聊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热点搜索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