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商业的力量助力科技和社会共同向好

精选推荐2018/08/01 19:02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7月28日,三家关注大健康领域的科技公司携手B Corps China共益企业中国倡导团队,与北京的创变者们一起探讨如何运用商业的力量,通过科技的手段,解决各类社会问题,使企业实现商业利益与社会价值同步共赢。

首先,什么是“共益企业”?

共益企业 (B Corp)是由共益实验室 (B Lab)提出的一种新的商业形态,旨在重新定义商业成功,使其成为一种向善力量,推动整个商业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共益企业的目标是取得商业和社会利益的双重成就。

只有通过一套国际标准的评估认证体系的筛选,,在公司治理、员工、环境、用户、社区五个维度达到高标准的营利性企业,才有资格被认证成为共益企业。

目前全球一共有2564家被认证的共益企业,以及70,000多家企业和机构都在使用由B Lab共益实验室研发的免费保密的企业共益影响力测评系统BIA,持续量化管理与提升企业内部运营和社会影响力。

做让生命没有遗憾的事情

本次参与圆桌讨论的三家企业分别是致力打造全民急救平台的第一反应、希望运用物联网和数据智能技术将养老院“开”到长者家里的爱照护,以及关注环境污染与动态智能检测的Kaiterra原点生活。

其中,第一反应COO陆俊提到,在中国,每分钟就有1人猝死,院外心脏骤停的救活率只有不到1%。而这个数字在美国是15%左右。据相关统计,我国掌握急救的人口比例不到1%,第一反应的目标希望通过建立线上下的急救平台,倡导全民自救并与各类赛事、社区和企业的联动,最终达到和美国一样的心脏骤停救活率,让意外不再夺走生命。

相信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好友热爱跑马拉松,而就在几年前一次国内马拉松,第一反应的CEO陆乐永远失去了他挚爱的校友,当时因为心脏骤停,一个同学在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时倒在了距终点200米的位置上。没人知道心脏骤停要怎么急救,现场也没有急救装备,这条生命最终没能留住。当时,日本和纽约马拉松的心脏骤停救活率是80%~90%左右,而中国根据公开数据统计只有20%。于是陆乐和团队决心创办第一反应并通过近3年努力,为300多场马拉松提供了急救保障,心脏骤停的救活率达到90%,与日本和纽约马拉松持平!截止目前,我们成功救活了14人,且都没有后遗症,此时,现场掌声雷动。

陆俊还特别提到,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家B Corp共益企业应该要做的事情,致力运用商业和科技的力量,帮助社会更健康向上发展。希望未来和我们连接的所有人,都能成为自救急救的一个解决方案!这也是“共益企业”这个概念给我们的启发!

现场一位社会创新企业的CEO问道:第一反应为何会在创立之初就决定申请认证成为共益企业?

陆俊:因为我们是第一批在中国被认证的“社会企业”,随后我们也在调研在国际领域有无更精准的衡量企业社会影响力的标准,于是了解到了B Corp认证,我们希望由此来验证自己的social model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当时想6个月认证,结果在2016年只花了3个月,就完成了认证。

媒体问:第一反应在成为共益企业后,有没有因此更多用户找到你们?另外你们成为共益企业后,这个概念对你们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陆俊:关于第一个问题要分为三个层面来看,

1.我们是中国大陆第一家认证的共益企业,坦白说认证之初并没有直接产生许多新用户效应,但是,许多企业、学术专家和媒体都知道共益企业的理念,这间接帮助我们让更多人了解到第一反应;

2.在全球有一个庞大的B Corps Community共益企业社区,这使得我们与国际上产生来更大的连结,你是一家B Corp,我也是,且我们是同一领域的企业,就有很多可以互相学习借鉴的案例帮助我们做得更好。我们去年参加了全球30家社会创新企业的国际竞赛,很惊喜的发现,许多都是共益企业!美国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把第一反应写进了教材案例,作为第一家来自中国的社会企业;

3.在中国,随着有越来越多的共益企业加入已渐渐形成了中国共益企业社区,比如另一家中国的共益企业BottleDream作为一家媒体公司致力于传播社会创新的理念,也帮助更多人了解到第一反应和急救的知识。

关于第二个问题,在我们看来,共益企业的理念无论是在企业发展方向与目标量化定位,还是外部用户的信任度与知名度提升都十分有帮助。

举个例子,我们在2016年初次认证之前完成的共益影响力测评(BIA)的分数是81分,我们针对这一得分的五个维度进行深入分享与思考提升方案,于是我们赋予了员工更高的生命安全系数:为每位员工额外提供意外保险、私人医疗保险等等。我们也与丰巢快递柜合作,在快递柜里放置AED体外除颤器,提升社区的安全系数。与此同时,我们在每次参加的马拉松赛事中,号召大家一起捡起身边的塑料瓶,为环保出一份力……这些都是BIA测评与共益企业的理念给予我们不断的指引和启发。很荣幸,我们刚刚通过了两年一度(据说官方已变更为三年一度)的共益企业再次认证,且第一反应的BIA共益影响力测评分数因为我们在员工、环境、社区等方面的持续努力,提升到了87.3分!

原点生活的联合创始人Jessica Lam表示,很多人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那些对社会有帮助的机构通常就是NGO非盈利组织,但在我看来并不完全如此,企业和NGO之间是有交集的。有人说过,一个企业如果有着对社会有益的愿景、对员工也非常关怀,却没有钱,就像汽车没有汽油而无法启动。缺少可持续的盈利能力,企业不仅难以为继,更无法实现它对社会有益的愿景。原点生活致力成为一家既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且能够持续盈利的企业,我们通过对硬件、软件和数据的持续投入,帮助每一个人了解我们身边的空气质量,并从源头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为改善世界空气污染现状贡献一份力量。

爱照护的CEO助理杨韬也表示,通过WorkFace年会听到BottleDream关于共益企业的分享,觉得与我们的理念非常契合。我们希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仅仅是传统养老领域的伙伴,希望通过社区“爱照护未来养老操作系统iOS”吸引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新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个开源的iOS平台,以实现服务成效和精准运营为目标,让更多长者有尊严、有能力、更舒适地在家就能得到最实时且有成效(P4P)的照护服务。养老服务理念的创变前行不是一家企业可以完成的,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更多企业和组织的参与,这与B Corps China倡导的精神很像,所以我们希望加入共益企业大家族,一起参与全球商业趋动社会与世界向好的进步中!

展开全文
打开搜狐新闻APP,紧跟时事热点

大家都在聊

推荐阅读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今日最热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