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电池黑科技之王,为何说长城汽车有实力助推全行业增长?

雷电科技谈

2022/12/25 19:46

提到运动会想到宝马、提到安全会想到沃尔沃,而不知从何时起,在汽车领域中提到新能源科技,首先就会想到“长城汽车”。一方面,长城汽车成立30多年以来在自主品牌中始终是技术创新的代表;另一方面,通过森林生态体系的扎实深耕,长城汽车的科技成就早已不仅体现在整车制造业,而是更多延展到汽车生产制造产业链上中下游。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在电池行业中,蜂巢能源的成就,就是来自于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体系的布局和赋能。近期,在蜂巢能源第三届电池日上发布的龙鳞甲电池、超高速叠片技术3.0“飞叠”、高锰铁镍电池和纳米网硅负极……这些扑面而来的新产品、新技术,都指明了一点——长城汽车通过生态体系建设,已经在垂直细分市场实现了进一步突破。

持续不断“重投研发”,蜂巢能源赋能全行业

在此之前,蜂巢能源的多轮融资中,总体金额已经高达200亿。资本的认可和雄厚资金加持,成为蜂巢能源能够持续不断的大力投入研发的基础。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研发费用分别为3.75亿元、3.8亿元、7.24亿元及5.72亿元,研发费用总额呈较快的增长趋势。

大力投入研发的成果也显而易见。截至目前,蜂巢能源在专利公开量上是领先同行的。根据中汽中心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公开信息,2020年度及2021年度,蜂巢能源动力电池专利公开量分别为586项、878项,位列中国动力电池专利公开量创新主体排行榜单TOP 1。

显然,蜂巢能源已经进入了一个正向的、良性的循环之中。在研发投入、专利成果之外,蜂巢能源的盈利能力和营收上涨速度,也呈现出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数据显示,蜂巢能源2019年-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29亿、17.36亿、44.74亿和37.38亿元,2019年-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9.42%,业绩的高增长态势可见一斑。

以全维布局连接生态,长城汽车如何在长期竞争中保持优势?

作为长城汽车的森林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蜂巢能源的布局也十分重视生态建设,比如其通过联手亿纬锂能、川能动力、赣锋锂业等,同时还自建成立资源开发公司,从上游的锂矿、正负极材料、下游的回收产业进行了非常广泛的布局。

可以说,蜂巢能源不仅产品创新力十分硬核,其生产布局也是“阔气十足”。目前蜂巢能源的生产基地已经遍布中国很多关键城市,比如常州、保定、泰州、南京、马鞍山等等,同时据说还在保定、上海、无锡等地建立了研发基地。而从此前公布的布局规划来看,接下来,蜂巢能源还将继续在中国长三角区域、华中区域、西南区域及欧洲地区逐步完善生产基地布局。除此之外,该公司将在欧洲、韩国等地建设研发基地,可以看到,全球化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网络已经非常完备了。

在蜂巢能源的成功背后,长城汽车森林生态的整体赋能是核心基础。在开放全面、共生共享、高效协同、进化成长的森林生态体系中,长城汽车的产业布局已经清晰可见。其不仅覆盖了以整车为核心,布局智能化和新能源以及研发制造三大领域,更是涵盖了整车生产制造工艺、自研自产动力和底盘等核心系统、开发设计座舱和驾驶等软硬件等环节,可以感受到,长城汽车的森林生态正在自行构建未来能源产业链的整个链条,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