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维持乐观态度

期货日报

2023/01/18 00:09

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股指触底回升,包括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均在11月初形成阶段性底部,随后持续振荡反弹。虽然12月中上旬出现一轮调整,但总体上行趋势不变。预计春节前股指期现货仍强势,可维持乐观态度,而节后需要关注波动放大和冲高回落风险。

最近一轮市场反弹有以下几点影响因素: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这是2022年11月初市场形成阶段性底部的重要政策背景。北京时间11月3日结束的美联储会议暗示加息步伐将放慢,货币政策从加速紧缩转向慢速紧缩落地,极大提振市场信心。美股主要指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人民币汇率自此均形成阶段性底部,美元指数则确认顶部,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开始转向。国内股市自此开始的阶段性上行也基于该背景。二是国内防疫政策明确优化。2022年11月初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二十条措施调整优化疫情防控,之后国内相继放开疫情管控政策,2022年年初以来国内经济和股市信心的主要约束解除,为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注入活力。虽然2022年12月短期新增病例增加的谨慎情绪下股指出现一轮调整,但反弹趋势不变。三是国内流动性维持宽松。2022年四季度以来央行采取包括降准在内的举措支持经济。监管宣布“地产16条”,之后允许各城市根据自身房价变动情况,在房价连续3个月下跌后放松和暂时取消房贷利率。这成为助力2022年12月下旬至2023年1月指数回升的重要因素。

在一系列政策之下,经济基本面自2022年12月中旬疫情峰值过后开始加速改善。令股指市场投资者谨慎观望的“弱现实”扭转后,“强预期”得以兑现并进一步强化。此外,在此轮上涨过程中,尤其是2023年以来的交易中,外资流入明显,如陆股通北上资金年初10个交易日累计流入近800亿元,接近此前两个月的总和。这表明海外投资者对我国市场的信心也显著增强。

股指期货市场基本反映类似逻辑。近期,主要品种成交量均跟随现货市场下行,但IH和IC合约总持仓量基本稳定,IF、IM合约总持仓量则明显增加。升贴水方面,2022年11月以来,股指期货四个品种远端升贴水维持上升趋势,IF和IH隔季合约开始升水,IC和IM隔季合约贴水收窄。春节前一周,近月合约甚至出现明显正套空间。升贴水走势背后的影响因素包括季节性上升、无风险收益率阶段性回升、市场情绪好转等。其中,市场情绪好转对应股票市场以及资金面表现。目前远端年化升贴水率已经进入季节性高位,未来方向将转为向下,即升水收窄或贴水扩大。

此外,由于经济复苏预期强化,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表现强于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IF、IH表现也相应强于IC、IM,品种比价持续上升。

截至目前,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已经上涨至近6个月和近5个月的高点附近,中证5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也接近振荡区间上沿。宏观经济高频数据持续好转,表明基本面修复尚未结束,同时政策效果有望继续释放。资金持续流入、市场情绪好转直接推动指数上涨,预计1月以来的上行趋势尚未结束,春节前可维持乐观态度。不过,节后市场面临不确定性。其一,春节假期海外将公布多个重要经济数据,包括美国1月PMI、2022年四季度GDP等,外盘波动可能放大。其二,节后首周还将公布中国1月PMI、美联储议息会议等重磅消息。其三,市场对春节前后国内人员流动造成新一轮疫情小高峰存在担忧,谨慎观望态度尚未彻底消除。因此,节后开盘国内可能面临波动性放大的风险,需要警惕市场冲高回落。

另外,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国内经济持续修复,流动性也将维持宽松,基本面对市场仍是潜在利好。预计年内股指期货运行中枢上移,消费、地产回升程度决定市场上行斜率。期现套利重点关注6月前后远端反套机会,跨品种价差中IF、IH和IC、IM比价上行趋势明显,可寻求机会做多。(作者单位:方正中期期货)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