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张学海在济南去世

新黄河

2023/02/10 13:23

著名考古学家,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所长、研究馆员张学海先生,因病于2023年2月9日14时51分在济南逝世,享年89岁。这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考古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领航者,为山东考古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领航山东考古蓬勃发展

张学海先生1934年生于浙江温州,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山东省考古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张学海先生终生致力于田野考古和考古研究,田野考古学造诣深厚,成果卓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考古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领航者,为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张学海在家中查阅资料

在很多同事眼里,张学海先生事业心强烈,淡泊名利,和高校、科研部门考古机构关系和谐。作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他热情支持大家一起在山东进行考古发掘,共同繁荣山东考古事业。 他重视培养人才,在田野考古技能上亲自进行传帮带,同时注意培养既会钻探又会发掘的考古技工。省考古所在他主持下,山东考古迅速形成蓬勃发展的局面。

现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记得,自己刚从山东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时,“非常幸运,第一次参加工作就碰到了枣庄建新遗址的考古发掘”,而且得到了张学海所长的指导,“我们刚开始对建新遗址发掘的时候,脑子里是没有聚落观念的,不知道要把墓地和居址联系起来考虑,后来我们老所长张学海先生到工地现场对我们进行指导,告诉我们要关注各个遗迹之间的、各区域遗存之间的共时性的关系、空间的关系,一个平面上不同性质的这些遗迹有没有组合关系,这种组合关系能反映一种什么样的聚落形态。这一点对我当时来说真是醍醐灌顶,这才开始想到我们要怎么去关注这些问题,把我们考古发掘的资料,不仅能找出它的早晚,还能把它拼合出一个社会的图景来。它首先是一个聚落的图景,然后再根据这个聚落的图景,我们再研究它背后社会的图景。”

1993年发掘完建新遗址之后,当年年底孙波就转入到了薛故城遗址的发掘中,孙波说:“在薛故城遗址的发掘上,主要也是张学海先生对我们进行了指导。这个指导对我的影响在哪里?主要就是在考古发掘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它的文献史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历史阶段。同时,遗址和它周围一些相关的遗迹现象、聚落的关系,也要统筹、纳入到对这个遗址的本身的考察上。”

其后,孙波又参加了景阳冈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也是在张学海先生的主持之下,我跟着他把阳谷、茌平、东阿这几个县区,包括聊城市区都跑了一遍,把这些过去觉得有线索的遗址大部分都进行了探勘。这项考古工作使我当时隐隐约约意识到,在做聚落考古的时候,要考虑到它的区域,不仅是遗址本身和这个遗址相关的,还要有对聚落群的关注。这些重要的遗址,和普通遗址,它们在空间上都是有关系的,可以组成一个群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本土学者探索中国的聚落考古非常重要的一个进步,我觉得它的意义非常重大。虽然当时没有明确地提出这种区域的概念,但它在我们本土的这些最顶尖的学者里头实际上是已经有了,只是用另一个名词来代表它。比如张学海先生经常使用的就是‘文化小区’或‘聚落群’。”

提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一家之说

数十年致力于田野考古和考古研究,张学海先生成就卓著: 他不断推进大遗址“四有”探掘,融大遗址保护与故城考古为一体,做出重大贡献。他率先对墓葬进行分组,分鲁城周墓为甲乙两组,揭示了居民的族属、族居族葬、悬殊的社会地位及变化等重要信息,开启墓葬发掘研究的新阶段。他长期关注齐鲁故城,努力建设一流考古基地首先对齐鲁文化做出概括,为齐鲁文化研究做了开山铺路工作。在他主持指导下,海岱区发现较多龙山文化城,他率先启动海岱史前城课题研究。他从方法论高度总结了大遗址探掘方法,丰富了中国田野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基本由他编写的《曲阜鲁国故城》先后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城子崖遗址探掘被评为1990年度和“七五”双十大考古发现,获国家文物局首届“优秀田野考古成果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学海先生提出国家诞生是中华文明形成的根本标志,史前聚落群聚落形成“都邑聚”式金字塔形层级结构,标志国家诞生的一家之说。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对海岱文化区的文明起源进行了探索,张学海先生思考了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提出国家诞生是中华文明形成的根本标志。证明中华文明的形成,必须要找到一批中华古国。中国国家由部落脱胎而来,探索国家诞生就要首先确认一些典型部落。

他认为大汶口文化聚落群先是部落,其中少数规模大和较大的聚落群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之交的5000年左右已发展成国家。标志是群体内的聚落形成了“都邑聚”式金字塔形层级结构。关键是群体的中心聚落向政治中心即“都”转化。“都”的标志是有殿堂性质的大建筑基址和王墓性质的大贵族墓,高于一般的文化总体水平以及明显大于群内其他聚落的规模,或者是城。

他认为部落向国家过渡,集中体现在部落中心向政治中心即国都的转变上,并首先实现了转变。私有制的发展是这一转变的基础,人口不断向中心聚落集中是催化剂,管理机制的改变是实现转变的标志。中心聚落管理机制的改变,表明氏族制的消亡,产生了公共权力,标志国家的基本诞生,文明社会的到来。而大型和中大型聚落群所体现的部落,内部应该具有氏族、胞族、部落的完整体系,这种部落内部实际上具有三个层次。当部落中心转变为政治中心,公共权力产生后,新管理机制将顺理成章地被推行到全部胞族与氏族,它们迟早都将转变成该国的中层与基层组织,形成垂直的都、邑、聚式的行政管理体系,最终完成部落向国家的过渡。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钱欢青)

张学海:为海岱考古倾注一生激情

编者】去年6月,新黄河记者曾采访张学海先生,“考古对我来讲,就是一大乐事。我只要一下田野,就非常兴奋,可以说观察疑难地层现象,能够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88岁的张学海 新黄河记者黄中明摄于2022年

张学海,1934年生于浙江温州,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原山东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所长。他是山东先秦考古的开拓者、齐鲁文化研究的奠基人。在他的主持指导下,海岱区发现较多龙山文化城,率先启动海岱史前城课题研究。他提出了国家诞生是中华文明形成的根本标志,史前聚落群聚落形成“都邑聚”式金字塔形层级结构,标志国家诞生的一家之说。他从方法论高度总结了大遗址探掘方法,丰富了中国田野考古学的基本方法。

回望考古人生,八旬高龄的张学海先生依然思维缜密、激情满怀,“考古对我来讲,就是一大乐事。我只要一下田野,就非常兴奋,可以说观察疑难地层现象,能够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所以考古界认为我是一把铲,田野考古学水平还行。年轻的同志往往不大注意田野考古,其实我的有些成果是纯粹由田野考古学水平带来的,例如史前城的调查。”

点击新黄河客户端查看 详情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江丹 钱欢青

摄影黄中明 手绘孙婷婷)

源:新黄河客户端

编辑:李晨 校对:杨荷放

一路走好,点在看送别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