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住手!有人掏耳朵掏出“癌”,有人掏耳朵掏出“脚气”!这习惯你也有吗?

本地小灵通

2023/03/03 18:03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你经常掏耳朵吗?很多人都喜欢掏耳朵时那种酥酥麻麻的感觉,但你知道掏耳朵的风险吗?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近期接诊了4位以往并不多见的外耳道癌患者,这其中,就有人是因为频繁掏耳朵掏出了恶性肿瘤。此外,因为掏耳朵导致真菌感染的病例也不少。

案例一

掏耳朵掏得耳道裂开长肿瘤

当75岁的李阿姨在李惠利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就诊时,接诊的该科病区副主任张建被她的病情给惊到了:李阿姨左耳道已经裂开,缝隙达到3.5厘米×2厘米,表皮溃烂甚至露出了软骨

其实,以前李阿姨的耳朵没有问题,但她没事就习惯掏耳朵,越挖越痒,导致分泌物增多,她挖耳朵也就更加频繁。十多年来,这个行为刺激了外耳道的表皮,引起皮肤渗出,恶性循环使得耳道里出现了一个新生物。

图片来源 包图网

由于没有明显的不适,李阿姨一直没有就医。直到前阵子开始听力有所下降,才想到要看医生。

住院检查后,初步活检结果显示李阿姨得了外耳道鳞癌,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病变已经累及腮腺和颈部淋巴结,需要手术切除,否则疾病进展会出现转移,危及生命。不过,术中需要切除左耳。“只要能保住我妈妈的命,失去一只耳朵的代价我们可以承受。”李阿姨的女儿拿了主意。

术中,张建专家团队负责切除外耳及中耳(颞骨次全切),头颈外科黄琦专家团队负责腮腺全切+颈部淋巴结清扫的同时,把患者大腿上带血管的皮瓣移植到左耳切除形成的漏洞。 手术顺利完成,目前李阿姨正在逐步康复中。

张建提醒,发生于外耳道深部的外耳道癌,早期症状轻微且缺乏特异,比如流血、流脓、瘙痒,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可能会引起听力下降,但这些症状和外耳道炎和中耳炎症状相似,容易被误诊,往往等到外耳道癌向深部侵犯至外耳道骨膜,出现明显的疼痛,甚至侵犯面神经、颅神经和硬脑膜,引起面瘫、复视、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颅神经损伤表现,患者才予以重视。

案例二

掏耳朵掏得耳道长“脚气”

30岁的蒋先生是采耳爱好者。最近他感到右耳开始发痒,又闷又胀,直到无法忍受。

2月27日,蒋先生来到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耳鼻喉科就诊。该科副主任纪科通过电耳镜检查,发现蒋先生 右外耳道存在大量灰白色的痂皮和分泌物,长出了细细的绒毛,鼓膜已经被异物糊住。在提取少量分泌物样本,进一步化验检查后,蒋先生被确诊为“ 真菌性外耳道炎”。

“通俗地来讲,真菌性外耳道炎 就像是耳道里长了脚气。脚气也属于真菌感染疾病,瘙痒难耐、容易复发;而耳道里一旦感染真菌,则需要频繁冲洗、换药,治疗起来十分麻烦,想要根治难度很大。”纪科表示,如果不加以重视,鼓膜会被真菌侵蚀导致穿孔,将直接影响听力。

▲左边为耳内镜下真菌性外耳道炎,右边为正常健康耳道。

耳屎为什么不能经常掏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分泌出的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干燥后和脱落的外耳道上皮混合,称之为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则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

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阻隔黏附异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打哈欠等运动大多会自行排出。“所以,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频繁掏耳朵的,耳屎形成后会自动排出。”张建说 ,如果在掏耳朵过程中造成频繁的摩擦和损伤,反而会加速代谢过程,甚至影响耵聍的脱落,形成耵聍栓,堵塞耳道

此外,纪科提醒,耳道内壁皮肤是一层很好的保护膜,如果频繁摩擦、过度清洁,容易产生破裂伤口,让细菌有可趁之机

日常生活中有时确实会出现耳痒的情况, 若是偶然发生的,可以洗完手后用干净棉签轻轻掏耳朵,达到止痒的目的;

若洗头或游泳时耳朵进水,建议通过单足跳的方式促进耳内水排出;

平时不需要频繁地掏耳朵,若已经有此不良习惯,则建议纠正。

张建提醒,若出现以下情况,最好到医院就诊: 耳痒持续3天以上无缓解;耳朵突然出现堵塞感。他强调,耳部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可以是不严重的小病,也可以是大病的早期表现,所以出现耳部不适症状且持续 3 天以上无缓解,最好及早就诊,不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以免延误诊治。

END

作者:陆麒雯 徐晨燕 黄均涛 杨梦园

编 辑:曹 歆

责 编:孙美星

来 源:宁波市健康传播中心综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北仑区人民医院素材

请点击“在看”

让更多人获得健康

展开全文
文章关键词
#掏耳朵 #脚气 #头颈外科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