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全链条创新,把握高质量发展历史主动

文汇报

2023/03/05 06:50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俯瞰上海交通大学张江科学园。本报记者 袁婧 摄 制图:张继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向的是科技创新“从0到10”全过程的艰难爬坡过坎。如果说,基础研究完成的是“从0到1”的源头突破,那么,成果加速创新迭代、落地产业化,则要实现“从1到10”的创新驱动、能级释放。

去年,我国全社会研发(R&D)经费突破3万亿元,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1位,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牵动着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视线。

有效贯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开放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他们在调研中积累,也在交流碰撞中思索:如何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如何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战略牵引,如何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最终指向一种合力——下好先手棋,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主动。

-基础段突破-

为开拓者心无旁骛提供支撑

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段,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从事基础科研的代表委员们提到,“从0到1”过程可能漫长,一方面需要甘坐“冷板凳”的科研人员,更需要匹配相关制度保障,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譬如,充分理解基础研究的不确定性以及科研人员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类型科研选题的产出能力。他们不约而同提到关键词:规律——“基础研究有规律、人才成长有规律,评价体系、支持机制都要建立在符合规律之上。”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认为,基础研究人员在一种宽松包容的环境下更能有效产出。他建议,评价体系和支持机制应有机结合,比如在基金支持端,应区分短期项目和长期项目,“短期项目是为了解决一些需即时解决的问题,讲求产出快;而长期项目主要是对重大科研方向稳定的支持。”此外,他建议对各类人才进行跟踪支持,不能成为“一锤子买卖”。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印杰提出:资源的分配应适度打破年龄限制。在他看来,以年龄为限的支持体系,可能会让青年科研工作者“被焦虑的情绪裹挟,从而影响科研成果产出”。

他认为青年科研人员在原始创新领域的贡献和潜力巨大。翻开世界科学发展史册可以发现,科学家在25至45岁时最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呵护青年科研人才成长尤为重要,建议科研资源要适当向青年科学家倾斜,针对青年科学家的科研专项,各类支撑门槛要适度放宽”。

-全链条发力-

为领跑者构筑活力创新系统

当前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聚焦全过程创新新范式,代表委员们直指两个发力点:底层逻辑转换、全链条思维。

徐汇区长春和漕溪两座变电站之间,我国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已安全运行超过一年。这项当今世界输送距离最长、输送容量最大的超导电缆输电工程,每一处“最”的背后,照见核心团队“从0到10”的创新攻坚。

回忆历时二十年的持续自主攻关,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颇为感慨。他说,集团科研人员自主解决了大长度超导电缆制造与施工、真空处理、冷缩补偿、以及焊接中的痛点,掌握完整的超导电缆工程化应用核心技术。

攻坚之路并不清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等政府部门形成合力,持续多年提供项目支持;同时纳入市场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鼓励超导材料、系统、应用等关键环节的企业组建产业联盟,供给攻坚所需。

案例提炼出一种思考:将新型研发机构有效嵌入市场,接驳创新全链条,唤醒“沉睡的专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司徒国海建议:应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联合企业设立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移、中试熟化的机构,并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奖励机制。“鼓励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社会资本更多地支持处于转化阶段的项目,也鼓励中小微企业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项目”。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当前的科技创新,除了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有大量继承性创新有待整合利用。需通过建设平台,把各方科技创新力量聚合起来,形成创新联合体。

在上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央企等主体具备一定程度的科创基础,加强科技服务业发展让龙头发挥牵引作用,尤为重要。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张全建议:针对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3种类型,制定相应的投入和管理方式,稳步增加财政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投入。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李国华则建议:成立国家级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完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促进跨主体、跨学科和跨部门的创新,形成一条坚持国家战略导向,将实验室科研转化为产业领域实际应用的清晰路径,强化体系化能力和集群化优势,让创新系统充满生机活力。

-深水区探步-

为区域协同创新释放“核爆点”

奥盛的创新突破还在继续,正发力培育“从0到100”的“核爆点”——集结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盟,谋划推进5公里级超导电缆输电工程。对这样一个实践案例,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赋予厚望:“以大项目为牵引,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专项,从政策的协调性与一致性入手,构建区域内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从阶段性合作向长期制度性联合加速转变。”

结合调研,代表委员们观察到,长三角城市群在科创领域能有效资源互补,上海的优势在于基础研究,而长三角部分城市则在空间纵深、产业落地等更具资源。通过科创推动长三角地区形成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性创新应用,潜力巨大。

曹阿民认为,“随着产业结构不断更新,学科界限愈加模糊,依靠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来解决复杂问题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区域一体化创新迈入‘深水区’”。

实际上,长三角区域科创一体化已先行探步:在科技部和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指导支持下,2022年由沪苏浙皖地方优质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科研院所联盟,以推动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核心,探索建立市场化、应用导向型的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构建促进区域科创一体化新平台。

曹阿民建议,三省一市应以产业需求为切入口,集成联盟成员优势资源,打通产业链、创新链资源壁垒,联合打造面向全国的“技术研发+人才培育+中试孵化”的“长科创”资源平台,用好开放优势,聚焦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开展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制度、应用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等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

作者:祝越 苏展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全文
文章关键词
#基础研究 #创新 #青年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