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央行降准超预期!如何看待此次降准?哪些行业将受益?鲸平台智库专家权威解读

鲸平台

2023/03/18 13:18

3月17日晚间,央行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央行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降准?如何看待此次降准?哪些行业将受益?对此,鲸平台智库专家带来权威解读。

赵伟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政策靠前发力,经济修复再注强心剂

①超预期的降准,合计补充长期资金或将近9000亿元

3月17日央行宣布,将于3月27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本次普降0.25个百分点、幅度与2022年两次保持一致,预计释放6000亿元中长期资金,叠加月中MLF超额续作2810亿元,3月合计投放中长期资金近9000亿元。

②降准补充基础货币,平抑资金波动、助力宽信用

伴随实体需求逐步修复、宽信用正在加速进行中,或加大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资金需求,微观表现为银行往外“融钱”减少、资金利率明显抬升。年初以来,MLF每月的超额续作或已表明央行在加大对银行中长期负债的支持;3月初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提及“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综合考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也已释放一定信号。

③往后来看,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下,结构性支持或是主流

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下,结构性引导或是未来政策重心。2月底的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明确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或指向稳增长财政加力、货币配合,更加侧重结构性引导。

④重申观点:政策靠前、疫后活动加快修复,有利于信用环境修复;政策支持下,融资向制造业等倾斜,助力新时代“朱格拉周期”,经济可以乐观些。

温彬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降准对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更为有效

当前海外银行业风险加大,全球流动性承压,外部发展环境日趋复杂;今年前两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向好走势,但整体复苏基础尚不稳固,需要货币、财政等政策继续协同发力。因此,为更好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缓解年初以来银行缺长钱的压力、配合财政前置发力,以及稳定市场预期等,央行在加大MLF超额续作的同时,继续通过降准来释放中长期流动性、提振信心,以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和银行业平稳运行。

此外,降准对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更为有效。近几个月来,MLF虽然延续加量投放,但是价格偏高,不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在当前银行业负债成本承压、净息差持续收窄至历史低位的情况下,央行适时降准,有助于更好的激发实体融资需求,稳经济、降成本,并有效缓解银行负债和经营压力,增强经营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钟正生 平安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

恰如其分的降准

央行此次降准恰如其分,且符合我们对今年降准仍有空间的预期。我们认为,央行在当前时点降准主要出于三方面的考量:

首先,年初信贷扩张较快,银行“缺长钱”亟需降准。

年初以来,信贷投放汹涌,前两个月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累计同比多增1.75万亿元。在贷款创造存款的机制下,银行发放贷款后需缴纳更多法定存款准备金,产生中长期流动性缺口。

2月以来,货币市场流动性已然偏紧,DR007均值为2.07%,高于政策利率;银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较大(年初以来发行规模较19-22年均值高近2500亿元),成本升至政策利率以上(股份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高于1年期MLF利率)。

在此背景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持续大额投放资金,但OMO是不稳定的“短钱”,MLF是价格较高的“长钱”,均不及降准所提供的“稳定的长期资金”。当前时点降准,能够起到稳定货币市场利率的积极作用,减轻银行的流动性约束,缓解其成本压力。

二是,货币支持实体经济仍有必要,降准释放积极信号。

前两个月中国经济修复势头较好,一方面受前期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的驱动,另一方面受经济疫后自然修复的环比力量助推。然而,结构上居民大宗商品消费低迷、房地产市场恢复形势还不稳固,制造业投资在出口下行、产能利用率偏低形势下后续仍有回落压力。

经济总量的恢复难掩结构的不均衡,货币政策需维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将社会融资成本稳定在偏低位置,既要支持政府债券发行、提供基建配套投资,又要为居民和企业内生活力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两会闭幕之后,新一届政府任期开始,降准能够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表明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修复的态度,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势头。

三是,在美国银行业危机冲击下,美联储加息将转换为“小步慢跑”的方式,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制约在减弱。

今年2月以来,随着美国经济数据走强、加息预期升温,3月2日10年美债收益率盘中几乎升至4.1%,创下2022年11月以来新高;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3月7日、8日连续接近“7”的关口。但在硅谷银行事件之后,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明显缓和:

1)美联储3月更快加息(由25bp升至50bp)的预期被打破。截至3月17日,CME利率期货市场预计3月有83.4%的概率加息25BP,5月可能是最后一次加息,而下半年或有2-3次降息。

2)中美利差显著收窄。硅谷银行事件以来,2年期美债利率一度跌超100BP,中美2年期国债利差收窄近90bp;10年期美债利率波动中枢由4%降至3.5%左右,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收窄近40bp。

3)国际资本流动形势也有边际改善,本周北上资金连续5个交易日净流入,累计规模达147.8亿元。

我们认为,目前尚难确认下半年美联储会否降息,但至少美联储将保持“小步慢跑”以平衡金融和通胀风险,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货币政策的掣肘减弱。

我们认为,为保持大致平稳的M2增长,年内还有进一步降准0.25-0.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和本次的降准公告均强调“保持货币供应量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一则,央行在2022年已经依法上缴了所有的历史结存利润,再以此投放基础货币的空间已无。

二则,预计2023年海外经济体需求走弱、中国与海外的国际交流增多,货物贸易顺差面临收窄、服务贸易逆差面临扩大,作为基础货币派生渠道之一的外汇占款有回落压力。

三则,降准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的成本压力。商业银行净息差在2022年四季度降至1.91%的统计以来低位,今年一季度还面临大量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重定价,净息差可能继续下行。合理的净息差有助于银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稳定地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支持。

我们认为,下一次降准在年中流动性紧张节点、MLF到期高峰期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8-12月MLF到期量均在4000亿元以上,进一步降准值得期待。

李奇霖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

如何看待此次降准?

这次降准是有点超出预期的,因为市场多认为4810亿的MLF超额续作(净投放2810亿MLF)是降准预期下降的信号。

同时,1-2月的社融和信贷增速均明显偏强,PMI和1-2月经济数据也有超出预期的成分。从过往的经验看,当经济好的时候,如果金融机构存在中长期负债和流动性缺口,央行会选择MLF来满足市场的资金需求;相反,当经济下行的时候,如果金融机构存在中长期负债和流动性缺口,央行就会通过降准来满足。

这次在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均好转的时候,央行打出了MLF超额续作和降准的组合拳,此举在市场的预期之外。

那么,央行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降准呢?

我们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无论金融数据还是经济数据,均存结构性隐忧,稳增长压力偏大。

从金融数据看,虽然新增社融和信贷的量偏大,信贷结构明显长期化,但存款方面,可以很明显看到居民存款向企业存款转化偏慢,M2增速远高于M1增速,存款活性不高,这似乎反映出居民消费、购房需求偏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偏谨慎,实体经济的恢复仍需要更有力的稳增长措施。

从经济数据看,尽管工业增加值、社零数据及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均有好转,但汽车和耐用品消费数据偏弱,反映出内需发力还有较大的空间。此外,从工业增加值分项看,好转的分项多与基建相关,而高新技术部门的生产似乎有下行压力,汽车和消费电子等耐用品消费的羸弱恐拖累未来的工业生产。

更重要的是,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结构上看,16-24岁年轻人口的就业仍有压力,其调查失业率仍高居18.1%,这反映出仍需积极的宏观政策稳定就业,毕竟,当经济政策不再锚定GDP以后,就业由于涉及到民生,其变化可能是影响宏观政策最重要的变量。

第二,因银行信贷扩张较快,当前银行间市场资金运行中枢抬升、资金利率波动加剧。一方面,当银行信贷资产快速扩张时,资产负债错配压力凸显,短期资金滚动需求上升,加剧资金面波动;另一方面,信贷需求回升会派生出存款,存款高增会提升银行的缴准需求,进而消耗超储。MLF超额续作也许可以边际缓解银行所需的负债缺口,但无法解决存款高增衍生出的缴准需求,这部分压力只能通过降准来缓解。

第三,当前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存在结构性压力。很明显,因本次企业中长期信贷的融资需求来源方主要是基建,与重大项目前置和专项债发行前置高度相关,因而参与方主要是大行。此外,考虑到 “早投放、早收益”,银行在年初可能会形成争抢优质客户的价格战,大行由于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可能会导致中小行存在客户被争夺和挤出的风险。因此,本次信贷投放的主力军大概率是大行,中小行可能面临资质与重大项目不匹配以及客户流失的风险,陷入融资需求不足的困境。但是,防疫优化后,居民返乡需求提升,不少存款又回流到了中小行(比如一些县域农商行),这就使得大行信贷高增长所产生的流动性缺口只能靠同业存单满足,于是近期就出现了大行同业存单发行高增长的现象。相反,小行因存款高增而融资需求不足就会有大把资金配债。因此,为了使信贷增长有一定的持续性,降低信贷投放的波动性,有必要通过降准来化解大行的负债缺口。因为大行存款多,降准后获得的流动性支持就更多。

讲完降准的原因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降准的意义。

首先,降准有助于抬升市场的风险偏好。当前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主要源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内部复苏的争议及后续稳增长力度的分歧。此前市场都认为只会有超额续作MLF,不会有降准。因此,此次超出市场预期的降准就有助于抬升市场的风险偏好,至少让市场相信未来稳增长措施不会轻言退出,仍会维持一定的强度,这对股票市场是有利的。当然,从宽货币的角度来说,对债券市场也不能说是利空,但由于现券已经下了不少了,隐含了一些宽松预期,股票就可能更受益一些。

其次,降准有助于降低资金面波动。资金利率运行中枢回归政策利率波动是确定的,毕竟去年市场利率持续低于政策利率是出于外部因素对经济影响的考虑而形成的,现在防疫优化后经济受到的影响减弱,政策就没必要让市场资金利率继续维持在政策利率之下。不过,降准后缴准压力边际下降以及银行负债缺口的缓解可以降低资金面波动,有利于信用债的配置,进一步有助于企业债发行的修复。

最后,降准从边际上化解了大行负债端的流动性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同业存单发行需求的下降。考虑到当前中小行现券配置需求仍强,同业存单的供需关系格局有望好转。此外,大行负债压力的下降有望避免信贷大起大落,增强信贷增长的持续性,为稳增长、稳就业保驾护航。

伍超明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本次降准有四大作用

1、进一步稳固经济恢复势头,提振信心。今年货币政策要求精准有力,两会后就降准,一方面体现政策的“有力”,另一方面在一季度尽早发力,讲求了政策的节奏,有利于经济开好局起好步,稳固年初以来的良好恢复势头,改善预期提振信心。

2、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提供长期流动性,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年初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加速,市场短期资金利率(DR007)超过政策利率,反映市场资金紧张。降准不仅有利于缓解短期资金紧张,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更重要的是能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有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

3、有利于化解中小银行风险。目前中小银行面临息差收窄、贷款增速下降、资产质量承压等问题,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增厚利润,提高消化不良贷款和抗风险能力。

4、稳定房地产市场。1-2月份房地产销售、投资、新开工等指标全面改善,但仍为负增长,未来恢复仍存不确定性,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仍需政策加力护航。降准维护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有利于满足房企和居民的合理融资需求。

李大霄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降准时机超预期是一场及时雨,对稳房市稳股市促经济有重要作用

降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此次降准在方向上符合预期,在出台时机上超出预期,降准对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股市皆具备重要作用,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急需资金的企业是一场及时雨,属重磅利好消息。

随着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力度加大,将惠及实体经济,与稳增长相关度最高的最低估最优质蓝筹龙头股会因降准而受益。中国股票市场大概率会有明显的正面反应。自2019年以来,央行降准对股票市场大都呈现明显的正反应,7次降准有5次出现上涨。

杨德龙 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央行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积极信号 提升市场信心

央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从一二月份的数据来看,我国经济确实在复苏,但是复苏的力度不是太大。经过去年的增速大幅放缓之后,一些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出现了明显的回升,消费增长相对确定,一二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另外,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回暖,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成交量出现了一定的回升,在“三支箭”之后,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的积极现象,但是房地产市场想回到繁荣状态还是很难的,因为人们对于未来收入的信心依然需要慢慢建立。从银行数据来看,居民存款还在持续的增加,贷款的数据则是增速放缓,个人贷款出现比较大的下降,这也说明个人消费信心依然不足。在进出口方面,我国货物进出口略有下降,贸易结构持续优化。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61768亿元,同比下降0.8%。

本周全球资本市场都经历了大幅波动,先是美国硅谷银行出现破产,引发了美国银行业大跌,美股也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是美国财政部、美联储以及FDIC(美国保险机构)联合发表声明,对硅谷银行储户的资金进行兜底,避免储户出现损失,从而使得中小银行破产的影响在减少,美股也出现了一定的反弹。另外一家超大银行瑞信出现了流动性的风险,股价大幅下挫,单日下跌30%,创出历史上最大单日跌幅,市值也大幅缩水,引发了投资者对于欧洲银行业的担忧。后来瑞士政府以及瑞士国家银行承诺对瑞信进行大规模救助,救助金额高达500亿瑞士法郎,挽救了瑞信银行破产的命运,从而出现大幅反弹。

综合来看,本周美国中小银行的破产,目前来看在政府的救助之下暂时有所缓解,但是不排除后面还会有个别银行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之下出现破产风险。瑞士信贷表示将从瑞士央行流动性工具中筹资至多500亿瑞士法郎,约合537亿美元,这一决定对于挽救欧洲银行业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可能会带来市场一定的反弹。另一方面,美联储下周要召开议息会议,在近期发生了银行业的危机之后,美联储加息可能出现一定的暂缓,并且加息的幅度也会大幅减少,这可能有利于下一步市场回暖的。

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已经逐步消化了内外部因素,正在酝酿新一波上攻,所以建议大家在当前一定要保持信心和耐心,不要市场低位的时候丢掉优质的筹码。今年无论是A股和港股,趋势上已经反转,市场的赚钱效应也会逐步提高。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会推动今年经济复苏,今年积极做多、逢低布局是最好的投资策略。

严跃进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

央行降准对于房地产有何影响?

此次降准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积极的,也值得关注。1)降准本身有助于进一步提振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筹能力,当前积极降准,进一步促进了商业银行可贷资金规模的增加,所以本质上和过去的几次降准类似,都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银行对于房地产等领域的支持。2)持续的降准和降息政策,已经为当前各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非常宽松的环境,也体现了今年政策继续放松的导向。房地产业当前正步入复苏的初步阶段,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降准政策后,对于落实金融16条政策尤其是信贷政策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对于房企获得更多的开发贷款支持和个人按揭贷款政策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各地房地产部门也要充分认识到此类机会,主动作为,积极为房地产的更好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王运金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宏观经济研究员

央行进行小幅降准可能考虑四个因素

一是稳定国内市场信心,降低金融风险。在境外持续快速且尚未结束的加息周期内,硅谷银行、瑞信等部分境外金融机构风险逐步暴露,凸显了当前全球金融的脆弱性。受此影响国内资金市场出现一定的恐慌情绪,资金面小幅收紧。此时央行释放降准的积极信号,利于缓解市场紧张情绪;同时适度增加市场流动性供给,预防国内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风险,保障国内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二是境外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已经接近尾声,我国稳健货币政策进行偏松操作的空间相对扩大。本周欧洲央行宣布加息50bp后对下一次加息未做出明确承诺,市场预测下一阶段可能会暂缓加息进程;美国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及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同时,市场预测的美联储3月继续加息概率有所下降,即使加息幅度也会较小;境外紧缩性货币政策加息节奏可能会暂缓,停止加息预期有所上升,我国货币政策兼顾内外部平衡的压力相对下降。

三是前瞻性布局需求恢复所需的流动性。年初至今国内经济逐步企稳回升,1-2月消费、投资、房地产等领域相关数据上涨明显,需求恢复节奏良好,资金需求量上升明显;近期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增量的情况下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小幅上行,央行小幅降准利于缓解资金面紧张情况。二季度及以后季度,经济恢复预期较好,消费、房地产、科技创新、基建等领域届时将会产生更大的资金需求,此时央行货币政策需要前瞻性布局,提前投放流动性更好地为下一阶段需求扩张做好准备。

四是降低金融机构持续上升的资金成本压力。近两年来,人民币存款增速大幅上升,目前已达到12.4%高位,超额储蓄带来加重了本已较大的银行负债端压力。降准所释放的法定准备金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资金成本压力。

此次降准仍然延续去年两次降准的0.25个百分点调整幅度,主要是考虑当前存款准备金率已将至相对较低位置,货币政策仍应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基调,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今年随着经济企稳回升,资金需求会继续上升,继续降准的可能性仍在。

杨畅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

此次降准有何目的及影响?

1、进一步支持银行资产扩张。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进一步释放长期资金,预计释放6000亿元中长期资金,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沛。但资金供给量加大的同时,或将加大银行选择合意资产的难度。

2、外部环境变化释放了国内货币政策空间。近期包括美国SVB银行、瑞士信贷集团等一系列事件,可能导致海外金融市场以及海外经济波动加大,放缓美联储大力度加息的节奏,这为国内货币政策赢得了释放空间。

3、从国内物价数据来看,PPI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且2月份同比降幅进一步加大;2月CPI同比增长1.0%,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在生产相对韧性的情况下,物价乏力表明需求相对较弱,实体经济修复的斜率相对平缓,在此背景下降准,对于稳住物价或能提供支撑。

罗攀 财经作家,畅销书《揭秘金融欺诈》作者

此次降准从短期看为二季度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货币量,从中长期看是拉动国内市场发展扩大内需的金融措施

一、按照估算,此次降准释放基础货币量约5000亿元,同时经商业银行业务活动形成的货币扩张,大概释放的货币总量约在3万亿左右。我认为,此次央行降准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2023年二季度经济发展的持续助力。2022年,在降准和降息的双重措施之下,确保了今年一季度得以稳定复苏,虽然一季度经济数据尚未发布,但总体恢复势头良好。同时,伴随着全国两会的结束,经济发展将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在3月底开启降准,能够确保二季度更加充裕的货币资金,支持实体企业得以继续发展。二是此次央行再次降准,是在国际环境多变,拉动内需促进内循环这个大战略的货币金融措施。近段时间以来,各大车企掀起的降价潮,刺激并带动了新一轮的汽车消费潮。由此可见,我国市场消费需求仍然旺盛,在价格刺激之下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此时,保持适度的货币宽松,可以有效促进消费,进而带动企业形成新的生产窗口期,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因此,对于此次央行降准,我认为,从短期看,为二季度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货币量;从中长期看,是拉动国内市场发展扩大内需的金融措施。总体来看,我认为是继续保持我国货币适度宽松,金融助力实体企业发展的一管措施的延续,是符合市场预期的。

二、从操作层面看,此次央行降准与上一次降准不同。央行降准,可以关注两点:一是是否提前预告;二是降准幅度的大小。上一次降准,国常会则提前预告,市场充分了解国家政策倾向,此次降准,则是在没有任何预告的情况下发布的,这种措施更是基于市场需要,这是第一;二是此次降准幅度为0.25,相对来说幅度比较小,幅度大小则影响着货币投放的多寡。如果降准幅度大,则意味着投放货币量大;反之,则意味着投放货币量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降准这个货币政策措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降准幅度过度,造成短期货币量过度增加,会造成市场中货币量过多,反而会造成大水漫灌的现象,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此次降准0.25个百分点,比例相对较小,这说明央行已经考虑了这个问题,通过控制货币量真正实现货币流向市场中,流向实体企业,进而避免资金涌入资本市场,反而不利企业发展,不能满足企业真实资金需求。因此,我认为对于此次降准措施,是央行促进经济发展的稳妥举措。下一步会根据二季度、三季度经济发展情况,可能进一步采取措施,保证经济发展。

盘和林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

央行降准,预期楼市股市表现温和,实体企业将受益

央行降准会释放流动性,但当前银行实际上并不缺流动性,所以此次降准可能会促使LPR进一步下行,当前银行系统资金比较充沛,所以供过于求的货币量会促使资金价格下行,也就是利率下行。进而传导到实体经济。但个人认为降准并不是为了推动楼市这一个目标,而是为整个实体经济提供流动性,所以,预期楼市表现温和,预期实体企业将因此受益。

股市方面当前流动性比较充沛,25个基点的降准并不会为市场带来太大的波动。此次降准可能也是为了预防海外风险的传导,前有硅谷银行破产案,后有瑞信的财报被否,当前全球金融局势还是比较动荡的,通过此次降准,预先释放流动性,以保持金融系统流动性合理充裕,是此次降准的最终目的。但当前国内金融系统的问题还是在需求端,1-2月的房地产销售虽然有所回暖,但回暖幅度并不强,而当前金融端很大业务量来自于房产按揭,所以我认为金融系统的关键还是优化信贷结构,拓宽信贷业务,从对公业务、消费贷业务、经营贷业务着手去拓展业务,挖掘客户。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更多鲸平台专家解读持续更新中,欢迎扫码查看详情。

展开全文
文章关键词
#降准 #中国人民银行 #mlf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