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国主要流行株有变!新变异株会致疫情反弹吗?最新研判——

京津冀消息通

2023/05/09 02:12

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召开。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国家疾控局研判“五一”假期后全国新冠疫情形势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介绍,全国发热门诊监测结果显示, “五一”期间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小幅上升,各地在院重症病例数 未出现大幅增加,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也未受到影响。总体来看,国内疫情目前仍处于 局部零星散发状态,各地医疗服务秩序正常, 全国未出现规模性的疫情。专家研判认为,由于人群接种疫苗和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存在随时间衰减的客观规律,全国疫情在今年4月上旬达到了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近期开始出现缓慢上升的情况,这种变化趋势符合预期,也与全球奥密克戎病毒株波动流行的规律相似。

他表示,“五一”假期后, 局部地区疫情可能会出现小幅的反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可能会有所增加,但 出现区域性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不会对医疗救治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的冲击。

二次感染、喉咙痛,如何应对?

近期有公众反映自己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提醒,无论是二次感染还是新变异株导致的感染,临床表现目前看都是类似的,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一旦感染不要恐慌, 对症处理,同时做好个人卫生,包括戴口罩,避免或减少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要高度关注高龄老人以及没有接种疫苗、有基础病的人群。王贵强说,对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群,要关口前移、早期干预。一是建议在社区层面上发挥社区医生或者全科医生的力量,以及通过信息化系统、人工智能多种途径,建立所辖区域的老年人、高风险人群的台账。二是一旦这类高风险人群患病,要及时跟踪监测,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三是重症高风险人群感染后,要加强监测,如果出现低氧等情况,要及时氧疗。一旦有重症病人,应及时住院或ICU治疗。

“导致咽喉痛的原因其实很多,新冠和流感可能导致咽喉痛,很多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咽喉痛,所以要区别对待。”王贵强说。

我国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已变成XBB变异株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的构成受国际影响明显增大。从监测数据看,今年4月下旬,在输入病例当中,XBB系列变异株的构成已经达到了97.5%,与全球的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基本保持一致。在本土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的占比,自今年2月份明显升高, 从2月中旬的0.2%增长到了4月下旬的74.4%。同时,BA.5.2、BF.7、BA.2及其亚分支合计占比约25%。 目前,我国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已经变成XBB系列变异株。

陈操表示,XBB系列变异株是一种奥密克戎重组变异株, 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强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是目前全球优势的流行株。从目前的监测数据看,包括XBB变异株在内的,正在流行的变异株,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 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变化。中疾控将继续做好哨点医院确认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变异株的监测工作,特别是重症、死亡病例和特殊人群的变异株监测,并会同海关部门做好输入变异株的监测。

同时,我国已经建立了多渠道的监测预警体系,在哨点医院、发热门诊,还有重点场所、城市污水等开展疫情监测,一旦发现异常风险信号,各地的疾控部门将会边核实、边评估、边预警、边处置。

“乙类乙管”是否会有相应调整?

目前,我国对新冠实施“乙类乙管”的防控措施。随着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一步防控等级是否会有相应的调整?

刘清回应,我国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继续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科学精准落实“乙类乙管”的防控要求,持续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同时, 还将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防控工作的需要,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目的就是确保不出现规模性疫情,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意味着对新冠疫情可以放任不管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疫情危害就彻底没有了,更不意味着对新冠疫情就可以放任不管了,而是表明,以人类目前的能力,可以有效控制这种危害,还要继续做好相关的防控工作,以保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梁万年说,接下来还要继续坚持必须的防控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继续开展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和疫情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需要 进一步健全监测网络,加强监测能力, 合理布局监测哨点,做好预警和风险的研判工作。
  • 继续加强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新冠疫苗对防重症、防死亡,更有效的防控疫情的传播,都是有价值的,需要坚持。
  • 继续强化临床管理和救治能力,特别是对重症的救治能力。
  • 补短板、强弱项,不断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强化基层能力建设, 加强医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相关物资储备等。
  • 加强继续教育和风险沟通,公众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

国家疾控局:严防新型变异株造成疫情大幅反弹风险

刘清介绍,新冠疫情目前还未结束,国际交流限制措施的减少,可能会加快病毒的输入和传播。下一步, 国家疾控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 做好疫情监测分析。 密切跟踪国内外疫情动态,落实好病毒变异、发热门诊、哨点医院、城市污水、社区监测等多渠道监测任务,做好医疗机构就诊情况的监测, 持续开展发热诊室、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通门急诊监测。 及时开展疫情形势分析和趋势研判,强化综合分析,科学研判防控形势,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 要做好外防输入。 强化输入疫情和新型变异株的监测,规范地处置国外新型变异株可能造成的聚集性疫情,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严防境外输入疫情和新型变异株造成我国疫情大幅反弹的风险。
  • 要做好重点环节防控。 要聚焦 学校、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 重点单位的防控,关注“一老一小”重点人群,指导做好学生的晨午检和症状监测,严防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要指导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做好被照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降低疫情引入和传播的风险。同时要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不断提高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接种率,推进新冠病毒未感染人群和已感染但未完成基础免疫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持续补齐人群的免疫差距。
  • 要做好宣传倡导。 倡导公众继续保持三年以来形成的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要保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同时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时,及时就诊。

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文章关键词
#疫情 #新冠疫情 #变异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