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8%青少年有抑郁风险!帮孩子赶走负能量,家长要知道这些→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3/05/11 10:41

近年来

青少年抑郁、焦虑时有发生

且有低龄化趋势

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 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数的30.28%,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除遗传因素外,学业压力过大、父母过于严厉、缺乏家庭关爱、遭受校园欺凌等,都可能让孩子陷入抑郁。

此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三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书中专题报告了《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 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0%的青少年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10.8%的青少年属于轻度抑郁风险群体。

怎样才能帮助青少年度过困难时光

缓解抑郁情绪?

近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陆林

接受记者专访

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相关问题

给出了细致解释和建议

在他看来

家长、老师、学校

以及整个社会

要对心理健康问题

再多了解一些

再重视一些

再努力做一些工作

方能共同帮助、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以下为专访实录

青少年心理发育尚未成熟

遇挫折易产生心理问题

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抑郁症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

陆林: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发育都还不完全成熟,不像成人,心理有很好的耐受性和弹性,生理相对比较成熟。

青少年在长身体的过程中,心理的耐受力和弹性都不是很稳定,容易出现情绪变化。由此遭遇应激事件或遭受压力时,不像成人有较好的承受力,有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外界充满好奇,有时候缺乏完整、理性的判断力。学习压力大,或在成长过程中经历懵懂恋爱,这些事可能对他们都有影响。如果家人、学校不给予正确指导,或足够包容,甚至再施加额外压力,青少年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孩子吃饭、睡觉出现问题

家长就要注意

根据您多年来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青少年遇到心理问题有没有什么普遍性?孩子出现了哪些情况值得注意?

陆林:青少年,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是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很多是遇到一些压力变得焦虑、抑郁、愤怒,会对很多事情不理解,个别还容易产生一些极端事件。

不论年纪大小,青少年都会有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最常见的是沉迷网络游戏或视频。网络游戏视频里有很多虚拟的东西,现实生活中孩子如果觉得不舒服,没有包容、没有尊重、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哪一方面有问题,在虚拟世界里得到一些快乐、尊重,就会沉迷其中。

还有一些是有精神疾病。比如小一点的孩子可能有多动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是抑郁症、焦虑症,或和老师、同学、家长沟通时出现问题。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学,有些孩子沉迷游戏,有些孩子因为跟父母之间的矛盾离家出走,这些问题在青少年身上都比较普遍。

从医学角度来说,青少年有没有问题,家长可以通过一些表现来判断。如“吃喝拉撒睡”这些基本的、维持生命的事情是否正常,学习功能或者社会功能是否正常。

晚上不睡觉、熬夜或者睡不着,到点又不起来;不按时吃饭、不想吃饭或者吃得过多;孩子在需要学习的阶段不愿意学习或学不进去;和家长、同学、父母等沟通交流时,说几句话就不想说了,或是说着说着变得情绪暴躁;不想在家待,或者不想在学校待,这些可能都预示有问题了。

还有把自己关起来,不愿意和人说话。但如果感兴趣的话题能聊到一块,问题就不大,什么话都不想说可能就预示着有问题。

从基本的、维持生命的角度去看孩子是不是有问题,然后及时找专业人士评估问题有多严重。

有些家长对这些重视不够,有孩子不愿意上学,家长会觉得是学校不好,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问题,在家耗几个月后,情况越来越严重。这其实需要找专业人员的帮助。不是家长觉得我们家孩子没问题,那就在家待着,待的时间越长,可能问题越多,真的回不到学校。

孩子出现抑郁症状

及时找专业人士评估

如果孩子已经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我们该怎么帮助他们?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或改善抑郁症状?

陆林:如果孩子出现抑郁症状,最重要的不是逼孩子上学,责骂孩子,或是说教,告诉孩子如何做。如果孩子有上面提到的问题,首要的是找专业人员、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我们分几个层次。比如有些孩子觉得压力很大不想上学,嘴上这么说,但仍然能坚持到学校学习,只是觉得累、压力大。孩子偶尔一次睡不着觉,比如考试前压力比较大,考试过后一切恢复正常了,那不用太担心。

这种情况下,家长、老师要给孩子减轻压力,比如陪孩子散步、聊天,不聊学习的事情,周末休息一下,锻炼身体,把压力减一减。但如果因为压力很大,拒绝去学校、拒绝考试,那就是严重问题,需要专业人员干预。

到专业医生这里,我们根据孩子的心理活动、情绪情况进行评估。严重的可以药物治疗,有些行为问题可以心理干预。大部分孩子经过专业干预,最后还是能回到学校,除非极个别病比较重的,回到学校有困难,可能需要长期治疗。但大部分孩子解决了情绪问题、心理问题、行为问题之后能回到学校,其中很多孩子最后学业完成得很好,成长很健康。

很多家长还会担心医生给孩子吃药,药会不会成瘾、有没有副作用?其实不是。科学家、医生对此有研究,是药物本身影响大,还是抑郁的情绪、不太正常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大?最后评估结果是:药物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不吃药,抑郁情绪本身对孩子的影响就更大。

比如抑郁情绪本身会影响身体发育、身心健康,影响大脑功能,影响生活和休息。有些药物可能有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都不会产生长期的后遗效应。

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因为抑郁了,吃了药变得有点傻。这也不完全是药物的作用,我们很多精神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导致记忆衰退、变得糟糕。

药物可能有帮助,但有一个问题,药物要不要吃,吃多长时间,这得找经过正规训练的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判断。

如果家长觉得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担心,要及时和医生沟通。

建议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

不能长期耗在家里

除了尽快寻找专业人士、专业医生的帮助外,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陆林:还是回到刚才,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开始,尽量让孩子正常睡觉,晚上10点多、11点睡觉,不要熬夜。

如果睡不着就找医生,让医生来处理。早晨到点要起来,每天要有一定的体育锻炼。我们见到大量孩子抑郁了,不上学了、不出门了,这就是问题。

健康的人肯定需要到社会上去、到外面去,接受阳光,和周边的人交流。所以孩子一定不能窝在家里,一定要出去。

如果不愿意与人交流,可以从简单的散步、走路开始,然后到跑步,再到和别人交流。 建议每天有一个小时用来体育锻炼,千万不能长期耗在家里。

加强学校大环境

对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视

青少年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患有抑郁症,这时候学校应该做什么,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陆林:青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和朋友、同伴互动,我们建议孩子即使是生病接受治疗了,能上学尽量上学。学校的管理者、老师,可以给孩子一个包容的环境。如果父母不专业,孩子长期在家,结果可能更加不理想。

另外从三个大方面来说, 建议加强学校大环境对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视。

例如要求学校配备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孩子有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得到帮助。

给患者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需要经过专业训练,要了解心理学。老师个人的性格、脾气、秉性是稳定的,对周围人是有同情和包容的,能设身处地替孩子着想,理解孩子的烦恼痛苦,然后知道怎么样帮助孩子。

如果每个学校都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那很多孩子在刚开始有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解决了?

第二个方面 强调学校教育的初心,教育的本质。

大部分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功利性还是存在的,不应该只根据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青少年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包括上课学习、课外学习、身体成长。很多学校的体育活动不够,体育设施不足,体育活动简单化,学生坐在课堂里的时间太多。我们的课外活动,对大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文的理解等,这方面课程还较少。我们还需要课外教育、素质教育,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社会的爱,这一方面的教育,学校重视不太够。

第三个方面, 正确对待出现问题的孩子。对这些孩子要帮助、鼓励、包容和接纳,不能因为孩子有问题就让他回家去。学校要陪伴、安慰孩子,要有专业教育,也要有心理上的干预。

孩子遭受欺凌不说教

需要的是陪伴、安慰

如果孩子在学校遭遇了校园欺凌,或学业压力大,或在家遭遇家暴,亲人离世等负面情绪、挫折,我们怎么做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帮助?

陆林: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除了父母、老师以外,还有同学,如果被同学孤立,甚至遭到同学之间一些精神上或身体上的欺凌,对孩子的影响会很大,所以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学校的管理者,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平等、公平地在学校里接受教育。

我们要教育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位小伙伴,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不好的,身体长得壮的、不壮的,性格内向、外向的孩子,要平等对待周边的每一个人,减少欺凌文化和欺凌环境。

如果不能避免,有些孩子遭受了欺凌,最重要的不是说理、说教,更多的是陪伴、安慰,甚至不说话。诸如“你不要这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怎么这么脆弱”等,这些话都不应该说。

孩子心情很郁闷、痛苦的时候,他们可能不想听谁说话,也不想听大人唠叨,甚至也不希望大人给他们安慰,陪伴就够了。

父母更多要了解原因,帮助孩子,而不是把道理搞清楚,甚至再去报复。这些对孩子不是最大的保护,最大的保护是陪伴,接受孩子的需要、倾诉,解决孩子暂时遇到心理上的,以及睡眠、饮食、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坚决杜绝再次出现欺凌事件。

然后是必要的干预,解决他们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如消除孩子的担心,消除欺凌环境。有些孩子遭受欺凌后晚上睡不着觉,一夜不睡觉对孩子第二天影响很大,所以要及时干预,甚至及时用药,帮助其度过困境。

总而言之,第一,家长、学校、社会要一起减少欺凌可能出现的环境、事件。

第二,发生了这种情况,要陪伴遭受欺凌的孩子度过这段时间。

如遇到一些情绪问题、心理问题,孩子生活偏离了正常轨道,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家长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平等相待,给足空间

当很多孩子陷入情绪低谷以后,他们会产生自我怀疑,认为“我没有用”“没有人真正爱我、关心我”,也确实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来自父母的关爱比较少,对此您有什么建议?您认为怎样才是一个好家长?

陆林:我觉得好家长和不好的家长都是相对的,不能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所有压力都交到家长身上,这也不太科学。青少年健康成长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

家长作为青少年最亲密的人,毫无疑问是最容易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家长首先要学会了解孩子的状况,孩子如果情况很严重,家长认为不严重,那就不太合格。 每位家长都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青少年成长的健康知识,这是基本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将来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都能成为可用之才。学习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孩子的身体成长,对社会很多价值的判断,和同伴的关系,一些素质,一些个性等,我认为比学习更重要,所以家长要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这样孩子遇到挫折,遇到事情,看问题就不会那么偏激,不会那么失去理性,也不会情绪极易变得不稳定,容易产生一些冲动和极端事件。

让孩子经历一些应该经历的事情,对孩子成长是有帮助的,有些问题比如同伴关系让他们自己处理,家长给予帮助、给予指导,不要代办,可能将来孩子就会变得成熟、理性、健康,出现问题可能就更少一点。

父母要尽量和孩子平等相待,不要给孩子过多溺爱,比如好吃的就要给孩子吃,大人不吃,这就不平等;或者大人可以大声说话,甚至可以骂人,孩子就不能大声说话,这也不平等。 尽量对孩子平等,给孩子自己思考、自己成长、自己锻炼的空间。

我们希望家庭是一个平等的,相对温和的,当然家里也不完全是都要讲道理,但可以简单讲道理的环境。

要尽量让孩子接触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也很重要。网络、电视上暴力的、不科学的、偏激的视频、影像,应该不让青少年接触或者少接触,在这方面我们还是做得不够。

认识青少年成长多方面

爱的表达要适度

最后想问您“如何表达爱”这个话题?一些家长可能对孩子确实缺乏关心,但有家长可能很爱孩子,却不知如何表达,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陆林:我觉得每个家庭不一样,跟孩子说我喜欢你、我爱你,或者带着孩子吃一顿饭,哪个效果更好?我觉得因人而异,要根据实际情况。

最重要的是,很多孩子觉得家长不爱自己是因为不平等,父母对孩子更多是责骂、要求、唠叨,是命令式的。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关键的时候,父母既要提供物质保证,也要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希望家长每天能有半个小时和孩子坐在一起聊一聊家里的事、学校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聊历史等。

有些家长和孩子聊天时口气和语气很好,一生气就是命令和责备,那孩子和你聊天的兴趣就没有了。孩子每做成功一件事情要适当鼓励,但也不能过分脱离现实。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爱,要从自身找原因,看看自己的表达是不是孩子需要的。

我曾经见过一个28岁的女生,疫情期间在家办公,晚上开2个小时的会,她妈妈敲了8次门,倒水、送水果,问她要不要茶叶,她非常烦。对孩子来说她不需要妈妈这样做,所以这就是矛盾。妈妈说孩子不懂事,不希望我跟她住在一块。但对女儿来说,是侵犯了自己的空间。

对青少年也一样, 爱的表达要适度,过分和缺少都有可能造成问题。要有一个合理的、融洽的、恰到好处、长期的表达爱的方法。

父母在孩子面前少玩游戏,不要长期看视频、看手机,给孩子树立榜样。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这样的孩子将来沉迷电子产品的概率会减少。

家长一定要认识到,青少年的成长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包括其个性、人格、素质,对社会、对同伴的同理心、包容心及担当等。如果家长都能这样想,就可以从多方面来帮助孩子、锻炼孩子,孩子健康成长的概率就更大。

除了青少年抑郁症

一些容易忽视的负面情绪慢慢累积

也很可能成为压垮

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引发其他病症

家长请收好

这份调节负面情绪的精神良方

帮助孩子一起赶走负能量

↓ ↓ ↓

愿每个孩子都能

心怀阳光

奔赴向前

文章来源:综合自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央视新闻、中国教育报、浙江少儿频道、澎湃新闻、中科院心理所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包图网

本文只为传递信息,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联系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期编辑:戚悦

觉得好看,点赞在看!

展开全文
文章关键词
#青少年 #学校 #家长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