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患者增多!男子“二阳”后耳聋!这并非个例!医生紧急提醒

山东教育电视台

2023/05/29 21:35

关注我们

近日

一些小伙伴“二阳”后反映

“二阳”的症状比“首阳”轻

没有出现高烧不退、水泥鼻、刀片嗓

这些典型的症状

就像是普通感冒一样

不一样的是

“阳康”后耳朵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耳鸣、耳闷、听力下降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那,是不是可以不管它

过段时间就没事了?

NO!千万别大意

小心耳聋找上门!

近日,深圳一男子“二阳”后

就出现了听力严重下降的情况

深圳男子“二阳”后

出现了听力严重下降

“医生,我“二阳”以后,鼻涕擤不出来,一直鼻塞......”

“医生,我左耳的听力明显弱了很多,有一种在游泳的感觉......”

“医生,我耳朵堵住了,这几天耳朵越来越闷,基本听不清了......”

两周前,阿木(化名)“二阳”了。相比起去年12月的“首阳”,这次 他的症状主要是鼻塞,经常觉得有鼻涕,但擤鼻涕吹成了“小喇叭”,也没擤多少鼻涕出来。

就在他以为已经“阳康”了的时候,耳朵开始出现闷胀感,感觉像是在游泳一样,听东西仿佛总是隔着水,阿木想着过几天应该就没事了。

但几天下来也没见好转,打电话的时候,阿木能感觉到左耳的听力明显弱很多。阿木以为只是耳屎堵住了,便用棉签掏了掏耳朵,但没想到第二天更严重了,甚至出现头晕的症状,越发难受的他,随后立即赶到深圳一家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

经过了耳内镜和听力的检查,耳内镜显示:阿木的中耳里积满了黄色的液体,鼓膜明显内陷,以及双耳传导性听力下降。吕医生判断阿木的左耳是患上了“分泌性中耳炎”

耳内镜显示:中耳里积满了黄色的液体,鼓膜明显内陷

听力检查报告:左耳听力下降

在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检查和判断后,吕医生表示:阿木现在的状况,治疗耳朵的关键点在于治疗鼻子。让鼻子的纤毛摆动起来,让积液流到喉咙里。

先尝试使用喷鼻药、口服的促排药、激素药治疗2个月,若症状没有改善,则要动手术——鼓膜切开术,以便让积水从耳朵里流出来。为了让鼓室通气和鼓室黏膜细胞的修复,还会在鼓膜上装一个小的通道——鼓膜通气管,来帮助引流。

听了医生的诊断后,阿木每天积极用药,及时复诊。幸运的是,通过药物治疗,阿木的症状大有改善,左耳没有了闷胀感,同时听力也提高了,患有的分泌性中耳炎基本得到痊愈。

有人可能会觉得

这是小概率事件

其实不然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案喔

来看看更多案例

“阳康”后听力下降、耳闷、耳鸣

男子查出分泌性中耳炎

2023年,金华市的陈先生“阳康”后出现耳鸣、耳闷、听力减退等症状。起初他以为是洗澡时耳朵进水引起的,过段时间应该会好,也就没放心上。没想到隔了两个月,耳部症状越来越严重,与家人、同事的交流沟通都受到影响。

随后,陈先生到医院就诊。通过耳内窥镜辅助检查以及听力检测,可以清楚地看到陈先生双耳鼓膜呈琥珀色淡黄色,可见液平面,考虑为分泌性中耳炎

“阳康”后左耳出现耳闷、听音模糊

58岁女子查出分泌性中耳炎

2023年,重庆市长生桥镇58岁的李阿姨(化名),在“新冠感染”后2周,左耳出现耳闷及听音模糊,偶有耳鸣,音调时高时低。李阿姨自觉可能就是新冠感染后耳朵发炎了,拖拖也就好了,于是自行在药店购买了抗生素滴耳液自行治疗。

然而,这一耽搁就是一个多月。后来李阿姨听力下降明显,总是觉得听声音像头浸在水里一样,于是在立即去到医院就诊。

在耳内镜检查下见到,李阿姨左耳鼓室内有黄色积液形成,且听觉功能检测为左耳传导性耳聋。医生表示,李阿姨的情况就是典型的新冠感染后的一个并发症:分泌性中耳炎

那么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新冠病毒感染和它有何关联呢?

我们接着往下看

关于分泌性中耳炎

这些知识要知道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为耳鼻喉常见疾病之一,冬、春季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耳内闭塞感、闷胀感,且伴有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

中耳炎,顾名思义是发生在中耳的疾病。鼓膜、听骨、乳突、咽鼓管等这些都包含在中耳内,鼓膜内侧是不规则的含气腔隙,称为鼓室,这便是中耳炎时分泌物最容易聚集的部位,检查时可以通过鼓膜看到鼓室内的积液状态,有助于病情的评估和诊断。

本病命名尚不统一,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无菌性中耳炎等等。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胆固醇肉芽肿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听力减退和一系列并发症。

左图:正常的中耳 右图:有积液的中耳

为什么会有积液呢?

中耳与鼻咽部通过咽鼓管这个管道相连,咽鼓管是具有弹性的管道,正常情况下,咽鼓管处于闭合状态,此时鼓室是一个密闭的腔隙,吞咽、打哈欠等动作可使咽鼓管开放,但当咽鼓管出现功能障碍时,咽鼓管处于长期闭合状态,外界空气又不能进入中耳,就会形成鼓室内负压状态,粘液不能排出,导致中耳积液的发生,就会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但不可小看这个积液,当鼓室积液越积越多,时间太长积液便会变成胶冻一样的物质以至于无法流出,浓缩的积液还会把听骨链粘住,导致粘连性中耳炎或者鼓室硬化,那时候,耳聋便不可逆了

新冠病毒感染 和分泌性中耳炎有何关联?

“二阳”鼻涕擤不出来

看起来是一个常见的小问题

怎么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

吕医生表示:“二阳”和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新冠病毒感染,本质上就是一次呼吸道感染。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分别是鼻腔、鼻窦的炎症和伴随的咽鼓管功能障碍。

而阿木,本身就是慢性鼻炎患者,“二阳”把上呼吸道细胞的纤毛搞坏了,鼻子的分泌物不能正常地排出去,引发咽鼓管功能障碍,才导致了分泌性中耳炎。

那“二阳”后聋了

就是分泌性中耳炎吗?

不一定!

因为“二阳”后听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耳屎堵住了、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化脓性中耳炎都可以导致听力下降。

一旦出现了症状,要立即前往医院找专科医生评估。

那么

平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措施

预防分泌性中耳炎呢?

做好这六点

可有效预防分泌性中耳炎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平时要多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果出现不适

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喔!

新闻更多看点

NEWS

“二阳”患者有所增加

如何看待当前形势?

怎样科学应对?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

回应热点关切

近期,全国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量有所增加,但整体数量远低于上一轮疫情流行高峰。疫情最新形势如何?怎样科学应对“二阳”风险?针对社会热点关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组织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专门作出回应。

疫情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患者绝大部分为轻症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今年2月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态势。疫情监测数据显示,4月下旬以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有所上升,5月中旬开始进入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

王丽萍同时表示,全国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量虽有增加,但整体数量远低于上一轮疫情流行高峰时发热门诊就诊量,就诊患者绝大部分为轻症。

“专家结合多渠道监测数据研判认为,由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引起的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全国整体疫情态势平稳可控,对医疗秩序和社会正常运行影响较小。”王丽萍说。

王丽萍建议,公众继续保持勤洗手、室内多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尤其是有慢性基础疾病人员和孕妇等重点人群,建议在进入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场所时佩戴口罩,注意个人防护。

主要流行株为XBB变异株,致病力无明显变化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监测数据显示,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在我国境外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中的占比持续处于高位,分别占5月15日至21日采集序列的95.2%和91.9%。

“这与全球及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流行株占比情况基本一致。”陈操表示,从我国和全球监测数据及研究结果来看,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XBB系列变异株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陈操表示,基于我国已有的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若发现新的风险信号,各地疾控部门将会第一时间预警,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二阳”症状普遍更轻,重点人群应更注重防护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说,近期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的确有所增加,患者症状主要集中在发热、呼吸道症状,包括咽痛、咳嗽、鼻塞流涕、头痛、肌肉酸痛等,个别患者会有呕吐腹泻症状。

“总的来说,大部分患者‘二阳’的症状普遍比‘一阳’时更轻。”李侗曾介绍,根据临床观察,大部分患者嗓子疼是轻微的,发热恢复得更快,病程可能持续3至5天。

李侗曾也表示, 如果确定感染了新冠病毒,不管是否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仍建议居家休息。若经过休息、服药,相关症状仍在加重,比如发热持续超过5天、有胸闷憋气症状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此外,不管是“一阳”还是“二阳”,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应更重视做好防护。“尽量避免感染,一旦感染要尽早进行抗病毒等治疗,减少重症和后遗症的风险。”李侗曾说。

转发扩散

提醒更多人!

声明

本文来源于自新华社、深圳市人民医院、金华市人民医院、重庆市东南医院微服务。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Sunshine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融媒体传播矩阵

山东教育发布 App | 养教有方App

官网 | 微博 | 抖音 | 快手 | 头条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sdetvnm@163.com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展开全文
文章关键词
#中耳炎 #听力 #阿木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