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戴着眼镜的云南人,明天要去太空啦!

扇贝壳记录生活

2023/05/30 01:55

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可能是桂海潮在外表上与其他中国航天员最大的不同了。

5月29日,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名单对外正式公布,36岁的桂海潮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里,作为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他担负着在空间站开展大量科学实验的重要使命。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5月29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这是指令长景海鹏(中)、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右)、载荷专家桂海潮挥手致意。

29日上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桂海潮将随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出征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家乡云南。一个从“大山”走出去的孩子,即将遨游太空,云南的家乡父老都倍感骄傲。云报客户端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了桂海潮的弟弟桂海益,他表示家人非常激动,而且也收到了众多亲朋好友的祝贺和祝福,明天(5月30日)自己会和家人一起观看 神舟十六号发射直播,为哥哥的太空之行加油。 “哥哥从小就是我的榜样,更是全家人的骄傲。希望哥哥明天能顺顺利利的,我们期待他平安归来。”桂海益激动地说。

桂海潮

“激动,太激动了!”刷到了堂哥要上太空的消息,桂海潮的堂弟桂海鑫心潮澎湃。

“早上刷新闻的时候,看到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公布的名单,里面有哥哥的名字,激动得从凳子上跳了起来!”桂海鑫表示,自己现在是曲靖财经学校的一名老师,明天上午他也会组织自己的学生一起收看 神舟十六号发射直播,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航天梦的种子。

在弟弟们眼中,桂海潮是个开朗、自律、做事很稳重的人。“哥哥从小就酷爱读书,对各种各样的书籍爱不释手。即使我们在一旁玩闹,哥哥也可以静静地读书。”桂海鑫回忆,自己上小学三年级哥哥上初中的时候,一次到堂哥家玩,随手拿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好奇地问这是什么书,哥哥就介绍了这本书的内容和作者,并让他拿回去好好读一读。

桂海益说,哥哥读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会以身作则给弟弟妹妹作出示范,耐心地辅导功课。“我们的父母都是农民,在学习上没有办法给予我们太多的帮助,但却非常支持我们,希望我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一点哥哥不仅做到了,而且成为了我们的骄傲。”

喜讯传到家乡, 桂海潮的父亲也通过电话向大家表示了感谢。桂海潮的爸爸说:“谢谢大家对孩子的关心,谢谢大家的支持。”

桂海潮在课堂上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官方网站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

这位来自云南保山施甸的

航天员桂海潮

1986年

桂海潮出生在

云南施甸一个普通家庭

2003年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

当时,桂海潮还是一名

刚刚升入高二的学生

从校园广播听到这个消息

他第一次感受到航天的吸引力

两年后

桂海潮以第一志愿考入

北航宇航学院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他也是当年北航在云南省

录取的理科最高分

桂海潮(右一)本科毕业合影

学生时代

桂海潮是一个特别勤奋刻苦的人

同学们说, 桂海潮很爱学习

喜欢不断挑战和提升自己

并且做事有股韧劲

找准目标就一股劲儿扎进去

遇到不懂的问题

无论下多大功夫也要搞明白

本科期间

桂海潮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以优异的表现

保送读研并提前攻读博士

2014年在北航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桂海潮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

桂海潮的师兄

宇航学院教师贾英宏说

读博期间,桂海潮“特别稳”

每次去实验室,他基本都在看书

在课题组

桂海潮出成果不是最快的

但他一丝不苟、厚积薄发

抓住关键难题不放松

桂海潮准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博士在读期间

桂海潮便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后来,他赴海外做博士后研究

2017年入选

北航“卓越百人”青年人才引进计划

回到宇航学院工作

桂海潮参加国际会议

2018年,当桂海潮得知

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

31岁的他当即报了名

“我曾经梦想着,有一天

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

搬到太空去

于是我毫不犹豫报了名”

关于航天员戴眼镜的问题

杨利伟此前曾介绍

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

航天员任务不同

选拔标准也不同

视力方面,高度近视不符合标准

但低度近视是可以的

航天员的选拔过程极其严苛

对身心综合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

经过重重筛选

桂海潮从约2500名候选对象中

脱颖而出

成为第三批18位预备航天员中的

4名载荷专家之一

也是唯一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

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

桂海潮又经受了8大类

200余项科目的严格训练和考核

终于为“上天”做好了万全准备

航天员进行中性浮力水槽训练

在周围人眼中

桂海潮性格开朗,乐观豁达

很少被负面情绪侵扰

面对科研项目

桂海潮“很少瞻前顾后”

即使受到挫折也能很快振作

又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北航任教以来

桂海潮共指导了

1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其中有3名已经顺利毕业

桂海潮(前排左二)与实验室硕士毕业生合影

对于即将到来的

5个月太空之旅

桂海潮表示

自己身体上、心理上、思想上

都准备好了,而且非常期待

在今天(29日)的航天员见面会上

桂海潮动情地说

“在航天员大队的门口

有一位特殊而神圣的‘哨兵’

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

它都矗立在那里

它就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这8个大字

它时刻激励着我们刻苦训练

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

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博士→教授→专家→航天员

很高兴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

桂海潮,加油!

来源:云报客户端

主办:澜沧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xmtbfs@163.com

微信号:zglhlc

编辑:龙梦翼

责编:刀剑龙

监制:张 华

展开全文
文章关键词
#航天员 #太空 #神舟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