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行 | 传承中创新超越,匠心筑造大国工程

北方人的线上宝典

2023/07/13 16:04

开栏的话

75载波澜壮阔,“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已成为不可磨灭的烙印,历久弥新;40年春华秋实,从戎装到工装,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坚守的是责任与担当。

接续奋斗是最好的传承!中铁十四局融媒体中心推出中国铁建成立75周年暨兵改工40周年专栏《一路同行》,集中展示中铁十四局人传承铁道兵精神,将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成为祖国建设先锋力量的精彩故事和深切感悟。

今天推出第一期《传承中创新超越,匠心筑造大国工程》。

6月28日

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

“京华号”破壁而出

标志着我国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西线隧道

顺利贯通!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全体参建者欢呼雀跃

在庆祝人群中

隐藏着一个传承了四代的

中国盾构“司机”团队的故事

从技术封锁到领先世界

他们用18年四代人接力完成了

中国江河湖海城的全穿越

和中国大盾构事业的超越

今天故事要从一个年轻人讲起

我叫王虎然

今年25岁

说起我的工作

你可能觉得很陌生

我是一名盾构机“司机”

也是中国第四代盾构机长

我的座驾是一台价值数亿的

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

王虎然操控“京华号”盾构机

我的工作环境

最深位于北京75米的地下

我的工作内容

就是驾驶“京华号”

修建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西线隧道

要想让这台16米级的盾构机

在7.4公里的距离内

下穿55处风险源

这其中包含亚洲最大的

城市地下交通综合枢纽

人口密集的商业区

京哈铁路等重点线路

繁忙的地铁6号线

把这段六环路“藏”到地下

无异于用“擀面杖”绣花

放眼整个中国

也没有人干过这件事

就这样我驾驶着盾构机

在北京地下潜行了2年多

虽然作为一个“司机”

我的时速只有2米出头

但我的师傅和我说

放在过去

那也算“风驰电掣”了

对,就是他↓

我的师傅孙长松

中国第三代盾构机长

中铁十四局北京东六环

改造工程盾构经理

孙长松在指导王虎然操作盾构机

看着他沧桑的脸庞

谁能想到他是94年的

我到现在都无法相信他是我的师傅

但是

他已经是8年的老司机了

他不仅当过盾构机长

还亲自参与了

“京华号”盾构机的研发

可以说,这条隧道、这台设备

就像他的孩子一样

师傅说

从他这一代开始

我们的盾构制造和施工技术

就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了

他可不是在吹牛

因为这是我师傅的师傅说的

我师傅的师傅——孙旭涛

中国第二代盾构机长

也是我们的项目负责人

他见证和参与了盾构技术

从国外引进到国产的全过程

孙旭涛、孙长松、王虎然检查盾构机工作情况

他到底有多牛呢

作为一名穿江越河的“金牌司机”

他参建的苏通GIL综合管廊

让1000千伏的高压电洞穿长江

曾经在长江下面78米深处

创造了日均掘进14米

月均417米的世界纪录

(虽然这个纪录已经被我打破了)

万里长江第一廊——苏通GIL综合电力管廊

世界纪录的创造

离不开我师傅的师傅的师傅

中国第一代盾构机长——陈鹏

他可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传奇人物

他从零开始

不仅完成了

中国盾构“四穿长江”的壮举

还带领我们谱写

中国大直径盾构施工技术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神话

陈鹏和他的师傅老铁道兵周先民在东六环项目

而且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师傅

就是老铁道兵周先民

今年68岁的他

是我们东六环项目的顾问

他总说

这条隧道让他特别感慨

机械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

实现了他最渴望的“隧道梦”

听他讲,铁道兵的时期

都是靠钢钎、大锤、铁镐修建隧道

现场经常出现塌方、涌水、泥石流

当时他最大的心愿

就是有朝一日能安全穿越隧道

能有那么一台机器像穿山甲一样

开山过海,所向披靡

中国铁建

成立75年来

见证和助推着隧道建造技术的发展

你说巧不巧

我们四代机长和老铁道兵

就这样相聚北京

干了一条中国超牛的超大盾构隧道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隧道——

我国最长的盾构高速公路隧道

穿越机视角看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

那么,它到底有多牛呢?

这就要从我遇到的一个个难题说起

第一个难题

参与国产最大盾构机研发制造

为了能够更好驾驶盾构机

了解技术参数和施工原理

刚刚毕业的我被派驻参与

中国最大盾构机“京华号”的制造

但也十分茫然忐忑

如何驾驶盾构机?

关键参数是什么?

核心技术在哪里?

我的师傅孙长松

凭借着丰富的施工经验

分享海量的施工数据和操作细节

解决我的困惑

成为了我最好的老师

随着16米高盾构机的逐渐成型

我也对这个庞然大物的

参数和细节了如指掌

这让我感觉

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止我

第二个难题

驾驶盾构机穿越55个风险源

随着“京华号”入地始发

我从造盾构机的人成为开盾构机的人

面对最深75米的超大、超长、超敏感隧道

我才发现困难像山一样多

却无法像山那样简单攀登

我的师傅的师傅孙旭涛

分享了他在长江之下

克服78米深水难题的丰富经验

毫无保留地指导我穿越要点

后来穿越铁路、河流、地铁等55处风险源

安全跨过亚洲最大地下交通枢纽

让我无论面对多大挑战

都可以无所畏惧

第三个难题

从自我怀疑到超越自我

如果说这些都是有形的困难

那么无形的压力

才是考验一个盾构机长的硬性指标

终于

在师傅与师傅的师傅教导下

我正式成为这辆“豪车司机”

但要独当一面

处理上万个技术参数

独自统筹隧道内的施工管理

我无数次地怀疑自己

但一个故事改变了我

我师傅的师傅的师傅陈鹏

是从“零”开始接触大盾构

从南京长江隧道开始

那时的他们

可没有什么师傅

有的更多是技术封锁和心酸

“外国人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

抱着争气的决心

陈鹏这代人从拧螺丝维修开始学

慢慢掌握要领

到“啃碎”了技术封锁的壁垒

再到突破常压换刀等核心技术

再到在北京东六环首创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同步双液注浆技术

填补国内行业空白

创造16米级盾构月掘进542米的世界纪录

我们终于把核心技术

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第四个难题

从徒弟变成师傅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

他们的精神指引着我

当我遇到下一个难题时

我谨记师傅们的教导

不畏艰险 砥砺前行

如今我也成为了“师傅”

有了自己的00后徒弟

这份传承也有新的延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从“京华号”京剧脸谱刀盘中

我也感受到了传承的意义

责任编辑:李桂香

执行主编:范少文 胡 琦

内容来源:大盾构公司

出品单位:中铁十四局融媒体中心

展开全文
文章关键词
#盾构机 #中国 #盾构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