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居委会遗赠扶养倡导助力养老,江苏一案入选最高法典型案例

扬子晚报

2023/08/03 22:04

8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批人民法院抓实公正与效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通过鲜活的案件引领社会新风尚,凝聚向上向善力量。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某居委会诉吴某等人遗赠扶养协议纠纷案入选典型案例。

2003年9月,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某社区居委会与曹某及其兄弟姐妹签订协议,约定由居委会定时定员结对子照看关心曹某,每月给予其基本生活费,免费看病诊治,逢年过节给予各类生活补助及慰问生活用品等,养老至寿终;曹某现有的动产和不动产在其寿终后,产权移交居委会。此后,居委会按照约定履行了扶养义务。

曹某逝世后,其四个子女要求继承遗产,与该居委会产生争议。居委会遂将曹某的四个子女吴某等人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确认居委会与曹某签订的协议有效;曹某名下的房屋、股权、现金、存款归居委会所有。

梁溪法院认为,老年人自愿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签订的由该组织承担其生养死葬义务并接收、处置其遗产内容的协议,应认定为遗赠扶养协议。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了对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并为其养老送终的,应认定为已经履行了生养死葬的义务,依法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案涉协议符合法律有关遗赠扶养协议的规定,属于有效的遗赠扶养协议,原告居委会对被扶养人曹某已尽到扶养义务。

梁溪法院一审判决被继承人曹某安置所得的房屋以及其生前遗留的股权、现金、银行存款本息归居委会所有,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据介绍,该案例的典型意义在于,人民法院对居委会提供的遗赠扶养协议予以确认,对居委会的赡养行为作出认定,充分肯定了居委会对老人养老送终所起的作用。该案的审理不仅实现了个案上的公平正义,更能够倡导全社会积极助力养老,让“不尽孝者少分或者不分遗产”的司法理念深入人心,有力地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引导人们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认同,让崇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和全社会的良好风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校对 王菲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