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0年会成功举办!

菁创志

2020/12/01 18:56

2020年11月22日至27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0年会成功举办。本次年会以“因势聚力,协创未来——变局挑战中的基金会”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由2场主论坛、20场平行论坛、4场嘉年华活动构成,汇聚近200名国内外跨行业专家、学者和嘉宾,围绕变局时代的社会转型、基金会行业的应对与协作、行业良性生态建设,交流观点、碰撞思想,探讨基金会在内的公益慈善行业突破发展和协同应变之道。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为期六天的年会,直接吸引全国各地关心基金会和公益事业发展的1600多家机构2100多人预约报名,年会开幕和闭幕主论坛在凤凰网公益频道独家直播,浏览量合计超过60万人次。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引发百年一遇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疫情大流行对经济社会秩序造成巨大影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在这样不利的形势下,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0年会的成功举办,对中国基金会行业发展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

逆势而上,携手应对变局挑战

11月23日在南京举办的“共渡危机——后疫情时代公益组织的担当、挑战与合创未来”平行论坛上,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院长陈友华发布了“疫情背景下社会组织生存状况调查报告”,这篇报告与开幕主论坛上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朱健刚发布的“中国基金会新冠抗疫调查报告”,较为立体地展现了基金会应对疫情的得与失以及社会组织疫后恢复的危与机。

正如爱德基金会理事长丘仲辉所说,中国公益事业发展时间并不长,面对巨大挑战,更需要我们行业内共同坐下来商量,爱德基金会愿意承担更多行业责任,与其他社会组织一道,共同面对困难,推动行业更好更快地走出疫情影响。

据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0年度轮值主席代表、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琳介绍,今年上半年有233家国内基金会积极参与响应由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发起的《中国基金会行业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共同倡议》。作为行业的一份子,大家承诺开展有温度的合作,用实际行动共同担当。

本次年会平行论坛作了大胆的形式创新,提供多元参与机会,以求呈现各地不同的行业风貌和实践经验。除了南京之外,另有10场平行论坛分别在北京、上海、武汉、温州、福州、广州、深圳设置线下会场,其余9场平行论坛适应新形势采用云端连线方式进行。平行论坛探讨的内容,涵盖政社协同、乡村振兴、慈善信托、风险管理、出圈传播、互联网筹款、技术公益、青年公益、儿童教育等多个议题。

乘势而为,迎接新格局新机遇

11月26日,一场简约的物资交接仪式在浙江温州举行,浙江温州的爱心企业和基金会向非洲国家博茨瓦纳捐赠价值90万元人民币的防疫物资。仪式后,主题为“回顾与展望: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中的中国基金会行动与温州实践”的平行论坛成功举办,这是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第一次走进温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秘书长林建海在会上致辞。他表示,基金会在“走出去”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时候,要认真考虑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弱势群体最需要这样的援助,并且与当地有关机构建立长期的往来关系,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温州平行论坛上,由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指导,高温青年社区与温州市波普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世界温州人公益基金会地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在社会发展方面也格外值得深思。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黄奕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品供给”平行论坛上介绍了基金会对社会治理议题的关注。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携手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等共同发起支持“流动的中国”研究网络,聚焦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构建,推动网络和公益行业产生更多、更深层次、更有意义的连接。

*由永泰县乡村复兴基金会承办的“连接和创新:多元力量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平行论坛在福州永泰青石寨举办。

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只有将自身工作与国家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大目标结合起来,基金会行业才能找到新突破和新机遇。

修炼内功,加强慈善基础设施建设

年会期间,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飙和华南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唐昊围绕“中国现代公益价值与公共精神”的特别对话,引发公益慈善行业的广泛关注。自媒体“公益资本论”创办人黎宇琳更是将此次对话评价为“近年来公益界最高水准的思想对话,没有之一”。无论是对公共性和共同体的拆词解释,还是对公益内卷化的巧妙剖析,项飙教授看上去像棉絮一样轻飘飘的阐述,却是穿透力十足,直指公益界的核心问题。

唐昊,华南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项飙,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

希望更多人以自然的方式参与公益慈善,不仅是学者的呼吁,更是从业者的心声。在“变局中的定力与回应力——公益慈善组织的组织文化建设”平行论坛上,《以公益为志业——陈越光慈善文化言语集》新书首发。书中写道,把公益作为一种志业或职业方向,需要理论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体系建设三个方面的支撑条件,这是行业建设中三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在“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的展现与展望”平行论坛上,南都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徐永光指出,“当下中国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在资源投入和政策倡导上同心协力。如果继续事不关己、总搭便车,那么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前景堪忧。”他认为,“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具有公共品属性,谁来投资都面临很大挑战。”

年会期间,国内首份系统描述中国公益慈善基础设施概貌、核心要素和实践案例的研究成果——《中国公益慈善基础设施扫描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呼吁,不同类型的资助方多角度助力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发展,为了行业共同的基石。

建设生态,共创协同发展美好未来

在年会闭幕主论坛上,墨卡托基金会执行董事米歇埃尔·施瓦茨表示,当我们的基金会做得很好的时候,就能辐射我们的正能量,和政府合作,和媒体合作,和小型的NGO合作,从而创造一个非常好的公益生态。但是一切的中心,首先要做好我们自己,我们才能成为正能量,才能有辐射力。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则认为,慈善部门尤其是基金会领域应该联合起来,自觉塑造公益慈善基金的配置机制,不要被动地跟着别人走,而应建立开放透明公平负责任的连接公民、企业、慈善组织资金的配置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在闭幕主论坛演讲

媒体人代表、澎湃新闻编委李云芳在“观察者说”环节表示,公益行业与社会大众天然有着很强的连接性,我们应激发和强化这个连接。公益破圈,破的应该是行业圈,而不是项目故事圈。破圈之后,要相互赋能,解决对方的关切点,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

作为青年公益人的代表,福州市鹏辰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刘安娟在“闪电奇袭”环节呼吁,“请基金会多支持区域枢纽机构,多给一些非限定性资助,让区域枢纽真正做一些区域生态推动的事情。”

协同发展,当以实干为先。在闭幕总结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强调,一定要行动起来,要善于行动,善于组织创新更好更大的项目。他呼吁基金会行业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可以率先在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中,开启基金会和公益慈善领域的政社合作,未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中,持续发挥慈善力量的应有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闭幕主论坛做总结发言

在年会闭幕仪式上,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正式从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手中接过基金会论坛接力棒,成为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1年度轮值主席。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吴伟表示,希望和全国的公益伙伴一道,和基金会同仁一道,推动美好的事情发生,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向善发展。

从左至右: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吴伟、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琳、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吕全斌

未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将继续在民政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持续组织协调资源推动行业发展,更加积极有为地建设一个有活力、有秩序的基金会行业生态。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