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完白蛋白后为什么要推利尿剂?关于白蛋白的哪些事是你不知道的?

生活在线资讯

2021/11/25 11:13

导语

临床上常常遇到一些合并低蛋白血症、水肿的重症患者,这时候往往需要用到人血白蛋白和速尿。工作中就曾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刚输完白蛋白就静推速尿,那蛋白不就排出去了吗?

人血白蛋白

作用:提高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

适应症:

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

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利尿剂

作用:影响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功能而实现利尿。

适应症:

1.治疗水肿性疾病。

2.与降压药合用治疗高血压。

3.促进某些能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毒物中毒时的排泄。

白蛋白静点后,为什么常规用速尿?

这与白蛋白的锁水功能有关。白蛋白参与了人体血管内外水平衡的调节,静脉内输入白蛋白可以改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得间质水分进入血管,1克白蛋白可保留18mL循环水,10克的白蛋白就可以扩容近200mL。组织间液进入血管后,减轻了组织间隙水肿,所以临床上很多水肿病人会输白蛋白来减轻水肿症状。尤其心功能不全患者,输入白蛋白后不利尿,血容量就会增加,中心静脉压会增高,心脏容量负荷增加,影响心输出量,两者联用可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实际上,目前对于白蛋白、利尿剂使用顺序的循证证据较少,且证据等级不高。

1. 先白蛋白,后速尿

一般认为,输注白蛋白后,机体胶体渗透压升高,组织间液进入血管,造成组织间隙水肿减轻、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增加。

利尿剂可扩张肺部容量静脉,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加上其利尿作用,可使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荷。

因此,大家普遍认为:白蛋白静点后,常规用速尿。

2. 先速尿,后白蛋白

有文献报道过白蛋白、速尿输液顺序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

  • 尿量:采用不同给药顺序,两组患者尿量均明显增加,且程度相似;
  • 尿蛋白排出量:采用先输注利尿剂的患者,尿蛋白排出量增加不明显;先输注白蛋白的患者,尿蛋白排出量则明显增加。

研究得出结论:应先输注利尿剂,后输注人血白蛋白,以减少蛋白的丢失,延长白蛋白在体内的留存时间。

3. 临床医师经验浅谈

丁香园站友@Doctor-J 认为:

应根据使用白蛋白的适应证来决定是否联用利尿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在高度水肿的病人,合并心衰,应该以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为主,先输白蛋白可以增加胶体渗透压,增加呋塞米利尿的效果。
  • 对于肝肾综合征患者,主要是以肝功能差导致的白蛋白低,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的腹水,在没有急性心衰的情况下应该以保蛋白减少组织间水肿,腹水重也可以通过放腹水等方式减轻水肿。

丁香园站友 @周大亮医生 认为:

  • 如果液体都在组织间隙,血管里的水很少,你先用利尿剂是没有效果的,这就是利尿剂抵抗的原因之一。
  • 如果是心衰患者,增加的血容量势必会导致心衰加重,那么先用利尿剂由于利尿剂的半衰期短,代谢尽了后,白蛋白仍把水拉回血管内势必加重病情,不可取。

小结

白蛋白是否联用利尿剂,应在严格遵循适应证的前提下,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另笔者注意到:白蛋白说明书中明确提出快速输注可引起血管超负荷导致肺水肿。

故笔者认为:在关注使用顺序的同时更应关注液体输注速度和使用量,应掌握「严格、限量、分次、慢速、监测」五项基本原则,即:

严格掌握白蛋白使用指征、限制白蛋白使用总量、分次给药、慢速滴注、密切监测患者血液动力学。

白蛋白使用时注意事项

1、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冻结, 白蛋白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使用。若一次未使用完须按照相应的要求毁弃。

2、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可经静脉途径直接输入,也可用5%的葡萄糖或0.9%氯化钠等渗溶液稀释后使用。不可与其他药品或全血及红细胞浓缩液等混合输注。

3、使用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若有过敏史、过敏体质及肾功能差者慎用,并且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4、输液前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仔细检查人血白蛋白的质量,如果有药液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瓶盖松动、过期失效等情况应严禁使用。

5、 在输液操作中还应 轻取轻放,减少泡沫的产生,避免白蛋白的损失。

6、5%的白蛋白输注速度为2-4ml每分钟,20%或25%的白蛋白输注速度应以每分钟不超过2mL为宜,儿童的输注速度要求更慢,为成人的输注速度的1/2或1/4,但在 开始15 min内应特别注意速度缓慢,逐渐加速至上述速度。

7、护理人员要及时巡视病房,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准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配合抢救工作。

转自:天使驿站、HAOYISHENG、丁香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