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人瑞金医院ICU躺4年再掀波澜:他活着,就有“意义”

野离离

2023/06/26 21:09

教育、医疗、住房被老百姓称之为是“三座大山”,因为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大额支出,除了房子,上不封顶。

其实房子也不是绝对的“封顶”,毕竟还有烂尾的。

教育的支出是相对可控的,毕竟要不要掏钱补习或者鸡娃都是自愿,没人拿刀架在你脖子上逼着你这样做。

相对而言,医疗更特殊一些,这是真正意义上生死攸关的大事,小到感冒也能开出800块钱的药,更别提那种要做大手术住ICU的了。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普通人一辈子攒的钱,可能都不够在ICU住一个月,这就是赤裸且残忍又无奈的现实。

可有些人不一样,他们能在国内顶级医院的ICU住上整整四年,让人相当诧异,他就是范老先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成立于1907年,在国内排名前五的顶级医院,这里的医疗资源于普通人而言相当稀缺,尤其是这种顶级医院的ICU医疗资源更是求而不得。

所以能在这家医院的ICU住上4年,必然也不是一般人,据了解这位范老先生曾是上海高院书记,是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高级干部,故而现在他能享受高干退休待遇。

这些都无可厚非,毕竟人家年轻时做过贡献,而且也是在规则内行事,没有违反相关规定。

但是作为一名年事已高,2019年就已经76岁且生命垂危的老人而言,他是经不起这样折腾的,从视频中也可以看出,他几乎没有康复的可能。

他无法动弹不能说话也无法进食,仅存一点意识,跟植物人差不了多少,属于是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仅靠设备维持生命的状态。

对于这样的老人而言,活着真的很痛苦,不管是输不完的液,还是插尿管做鼻饲,于普通人而言都是很痛苦的,与范老先生也一样,毕竟他还是有意识的,只是无法表达痛苦,也不懂喊疼痛。

即便有着优越的就医条件,想必很多人都不愿意以这种不体面的方式延长生命,虽然医院允许家属每天来探望一小时,在这段时间家属都会跟范老先生说说话聊聊天,甚至有时还会把孙子带来给老爷子看看。

但是剩下的23个小时呢?只能是范老先生一个人望着天花板数时间,一两天还能忍受,可他数了4年啊,不仅极度无聊还要忍受病痛折磨,这种所谓的生活真的有质量吗?

就连医生都表示:我们看到的是,他那23小时很痛苦很煎熬,但家人看到的是,每天探视的那一小时范老先生似乎很幸福很开心,家属以为其他的23小时他都挺开心的,其实不是的。

“感同身受”是个伪命题,痛不在身上就永远无法感同身受,但是从一个角度来看,即便不能感同身受也是能想象到这种活着的痛苦的。

遗憾的是,范老先生的女儿不仅不认为自己的偏执可能是错的,还颇觉的自己“孝顺”,她是这样说的:

我朋友也问我,他说你有没有问过你爸,想不想自己就不要这样治疗下去了,我说我不问,也不想问,我说最起码能给他最好的治疗,我心里也能稍微安慰一点。

也就是说其实外人是可以感受到范老先生的这种痛苦的,其子女必然也知道,但他们不愿放弃治疗,看上去是很孝顺,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知道像范老先生这种级别的高干应该已经实现了免费医疗,而且因为他是高干,能享受到这种顶级的医疗资源,还有一点,只要他活着,属于他的那份退休金就每月依旧会按时打到他的卡上。

我们不怀疑范老先生的子女本身经济条件可能也非常不错,不需要靠老父亲的退休金过活,但他们愿意让老父亲接受这种所谓的最好的治疗,很大一部分原因难道不是因为免费且活着还能得到退休金,且能让自己博得一个孝顺的名声吗?

有人大概算了下,范老先生这些年的费用大概在至少730万左右。

对于范老先生的子女而言,他们不仅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还要支付自己的家庭开销,这对于绝大多数的家庭来讲都是非常沉重的负担。

如果是自费治疗,子女们还愿意这样做吗?是否能坚持到4年?到底是真孝顺还是把国家的医疗资源不当回事?到底是真孝顺还是为了给自己博个孝顺的名声?亦或是真的不嫌钱多,毕竟范老先生的退休金也不低。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种例子:

范老先生的一年的治疗费用顶多少农民的养老金我们暂且不做计算,但是长期占用这种医院的ICU资源,让其他更需要这种条件治疗的人得不到治疗,这何尝不是一种不善良呢?

旁人心里其实都清楚,这或许就是自私。看看网友都是怎么评价的:

有人说如果范老先生能说话的话,可能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指责子女的“不孝顺”。

当然也有自费治疗达到这种程度的,有网友就举了身边的例子,这种可能作为子女是真的不愿意让老父母这么快离世,是在尽全力保全。

至于其他,不说了,大家心知肚明,至于说活着的意义和价值,话语权已经不在他自己手里了吧。

展开全文
文章关键词
#icu #医院 #孝顺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