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翻开车顶,露出一枚枚核弹,这是西方最不想看到的场景!

军视报道

2023/10/05 20:05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黑艺术家

编辑|它家的猫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作为世界上为为数不多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国的核武器数量和发展一直都备受世界关注与猜测。

因为中国没有公开过核武器数量与发展情况,这让一些国家寝食难安,甚至开始对中国核武器发展进行了猜测。

美国五角大楼预测,中国核武器数量在2035年会增长到1500枚,而英国《太阳报》更是对中国核弹的运载方式做出了大胆的预测,那就是高铁发射系统。

美国的“核恐惧”美国是第一个发展核武器的国家,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对别国进行核打击的国家,我们也有幸能见识到核武器可怕的破坏力。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核武器的威力早已经翻了不知道多少倍,虽然美国拥有超过6000枚核武器,可他还不敢高枕无忧。

为了保证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国除了发展自身的实力,还不断打压新生力量。

美国的各个机构都在关注着新生力量的发展,并对其进行预测,所以美国的卫星在全世界范围内拍摄照片,供他们分析。

当五角大楼看到卫星拍摄的中国大西北的照片时,他们的臆想症犯了。

照片中,我国大西北地区出现了很多风力发电设备,五角大楼并不相信那里只有风力发电。

他们根据我国西北地区风力发电设备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对中国核武器数量的增长速度与目标规模进行了推测。

五角大楼认为,中国不但在进行核现代化的进程,还在扩大以陆地、海洋和金矿为基础的核运载平台的数量,来支持自身核数量的增长。

美国国防部猜测,中国现役核武器数量已经达到400枚,而且他们认为,中国斩落核潜艇已经实现了24小时战略值班。

美国国防部估计,中国核武器数量很有可能在2035年达到1500枚。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中国核武,为防御而生不过,这些都是美国无端的猜测,因为中国早前有过承诺,不先使用核武器。

并且以现在核武器的威力来看,应该没有一个国家轻易会动用核武器,而这些核武器就成了展现实力的工具。

相信没有一个国家愿意让扩核占据大部分的经费和资源,中国也一样。

中国执行防御性国策,现有的武器规模能保证国防需求就已经足够,没有必要也没有想过要大规模扩核。

有这些经费,还不如投入一直被卡脖子的半导体芯片领域,来提升科技力量。

换句话来讲,就算美国确定了的中国战略设施的规模,无非就是让美国有了心理准备,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战略调整,进而影响解放军的威慑效果。

不过目前世界各国,哪个国家不会藏着点自己的机密呢?

最奇怪的是,你越是低调,就有人越认为你藏着一款大杀器。

就比如英国的《太阳报》就假象中国核武器的发射会依赖高速铁路系统!

高铁发射导弹英国《太阳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对中国战略设施的发展做出了预测,文章中称:

“中国正在研制一种依托高速铁路的洲际导弹发射系统,试图在现有的井射与车载,两种陆基战略核武器投送手段上,再新增一个高速列车。”

也就是说目前核武器的发射方式有发射井和发射车,而英国媒体认为中国在研发一种高铁发射车“导弹高铁”。

同时,英国媒体认为中国会为“导弹高铁”部署1000枚东风-41洲际导弹。

英国还给出了假想图,这些高铁的外形和普通高铁一样,但是内部却大有乾坤,顶部一个天窗一样的盖子打开,一枚导弹就能被举起并发射。

不得不说,英国媒体的这一猜想还是十分有意思的,因为现有的导弹发射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发射井是固定的,在战争中如果发射井位置暴露,就会遭到敌人的打击,从而失去它本身的意义。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发射车就诞生了,它赋予了导弹机动性,从定点发射变成了机动发射。

发射车可以依托公路,寻找发射导弹的最优地点,同时在发射完毕也能进行机动,躲避反击,大大降低了损失。

但它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发射车的活动范围受限,速度也不高,如果驻地遭到全面打击,发射车不一定能跑出影响范围,从而造成损失。

而英国猜想的“导弹高铁”就不一样了,它的各方面能力都要优于发射车。

“导弹高铁”可能性分析因为美国五角大楼是通过卫星照片来判断和分析中国核武器发展情况的,所以英国认为,中国的“导弹高铁”有着和普通高铁一样的外形。

这样,美国就无法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中国核武库发展情况。

而且高铁时速可以达到300公里,这样的速度可以极快的变化发射地点,同时发射后能够尽快改变发射车位置。

就算遭到敌人的攻击,高铁也能很快逃出导弹的影响范围,并进行反击,并且较高的车速能赋予导弹一个初速度,提高导弹射程。

不过“导弹高铁”也并不是没有缺点,因为高铁运行需要复杂的系统和电力系统,如果在战争中,相关的设施被破坏,高铁也只能被迫停转。

所以这一想法也并不牢靠。

并且,这些都是来自国外的猜测,没有什么可信度。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已经足以让他们畏惧,让他们不得不正视这个实力不断增强的东方大国。

写在最后在这个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相互猜忌是不对的,这样会让氛围变得更加紧张,甚至有可能引起军备竞赛。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中国也在积极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做出贡献。

也呼吁世界更多的国家加入和平环境建设,避免军备竞赛发生,共同维护良好的国际环境。

往期精彩推荐张召忠预言成真!英国掏空国库建造2艘航母,如今竟彻底沦为废铁

世界首位华人女总统,声称自己的根在中国,上台后把美军赶出国

德国宣布:2026年开始,不向中国提供优惠贷款,不用中国5G建设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更新时,您能够第一时间看到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