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四川怎样建?专家学者论道峨眉山

熊猫的竹子

2023/10/10 15:51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座谈会现场

10月9日,由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乐山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美丽四川建设座谈会”在峨眉山市举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省县域经济学会会长、省委省政府决咨委副主任唐利民,省县域经济学会顾问、省委省政府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原党委书记李后强,乐山市委书记马波等出席座谈会。

会议由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张成明主持。围绕座谈会主题,峨眉山市、米易县、红原县主要负责人分别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随后,唐利民对《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美丽四川建设峨眉山市实践研究报告》成果进行发布。

唐利民发布成果报告

唐利民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二十大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纳入中国式现代化总体格局,明确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奋斗目标。四川作为生态文明大省,正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而怎样更加科学有效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美丽四川建设,有哪些具体途径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是我们当下探索的关键。也正因此,也才有了今天座谈会的举行。

报告认为,围绕美丽四川建设,四川从环境质量改善、厚植生态本底、增强绿色动能等方面发力。目前全省累计建成3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区/县)和8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2年12个市(区/县)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数量居全国第一。但四川复杂的地质地貌、各具特色的自然禀赋,又决定了美丽四川建设不可能千篇一律。按照以点带面、分层分类、梯次推进模式,选出部分条件较好县(市)开展试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美丽中国‘四川样板’。峨眉山市作为美丽四川建设先行市(县)试点,用生态助推发展,将发展融入生态,取得了积极成效。

报告分析认为,峨眉山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生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四大成效。实践探索中,峨眉山市围绕打造“绿水青山典范城市”目标,通过生态培育、生态利用、融合发展途径,实现高效循环、绿色发展。并因此创新了五条经验,分别为以生态保护优先促绿色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主要抓手、以四大转变(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融合发展实现生态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以民生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和归宿。

报告认为,峨眉山市通过生态培育、生态利用和融合发展三条途径,走出了一条高效循环、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但建设任务仍然艰巨,需要进一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针对进一步优化发展,报告提出了六条具体建议。

座谈会上,李后强进行了“用辩证法扫描峨眉山‘二维码’”专题演讲。演讲中李后强以独特的视觉,从历史、当前、未来不同维度,全面诠释了峨眉山的自然人文之美。在李后强看来,今日峨眉山,是以绿为底的绝美生态画卷;未来峨眉山,是以美为导向的世界生态旅游区。也正因此,峨眉山在大力发展可持续绿色低碳经济、保护生物多样性基因宝库等基础上,为我国环境治理提供一个典范的“峨眉案例”。

杨伟民专题演讲

杨伟民现场作了“在经济工作中需要更加注意的几个问题”主题演讲。杨伟民认为,无论美丽中国还是美丽四川建设,都与发展休戚与共。杨伟民对“美丽”内涵进行了分解。在他看来,美丽的基础是经济,因此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要高度统一共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核心,则在于质的提升与量的增长,只有处理好质与量的辩证关系,才谈得上结构优化。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进行了总结性发言。

精彩发言回顾——

乐山市委书记马波:

加快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乐山

马波致辞发言

美丽中国最四川,美丽四川有乐山。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于此,峨眉山、乐山大佛、东风堰三大世界级遗产蜚声中外,“食在四川、味在乐山”久负盛名,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的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高端绿茶发源地,中心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

近年来,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田长制、林长制,务实开展环境卫生“五清”行动,高质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森林覆盖率达到61.03%、居全省第4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七年居全省第2位,金口河区、峨眉山市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占比超过70%,一个经济繁荣、自然生态、多彩人文、乐山乐水、灵秀博雅的幸福美丽嘉州,正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卓然崛起。

我们将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世代工程”,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乐山,为四川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先行区贡献更大力量。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李岳东:

美丽四川建设正迈出坚实步伐

李岳东致辞发言

美丽四川建设正迈出坚实步伐。制度机制更加健全,省环委会统筹推进美丽四川建设,出台战略规划纲要和部门责任分工、年度实施方案;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9.5%,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全省70%以上的区域空气质量总体达到优良水平,“窗含西岭千秋雪”“蜀江春水拍山流”的盛景常在;生态本底不断夯实,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若尔盖国家公园获准创建,9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走在全国前列;绿色动能更加强劲,全省水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和天然气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一亿千瓦。一幅巴山绿、蜀水清、天府蓝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9月2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加快建设美丽四川,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绿色本底。生态环境厅将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勇做美丽四川建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推动出台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出台规划和实施方案。坚持政策激励,持续推进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工程。坚持考核督导,开展美丽四川建设成效考核,纳入省级环保督察。坚持先行先试,加快建设一一批示范带动效应好的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河湖。

峨眉山市委书记李良:

守护绿水青山“好颜值” 换来金山银山“好价值”

李良交流发言

峨眉山市佛教名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自古就有“峨眉天下秀”美誉。如果走出一条既有“含绿量”又有“含金量”的高价值转化之路,是我们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课题。以科学谋划美丽蓝图、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筑牢上游生态屏障、加快转变方式、创新产品开发等路径,全面加快峨眉发展。

峨眉山市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整治,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珍稀树种培育,打造国省级研究平台多个。收集了珍稀濒危物种样本3000多个,修复退出关闭矿山23座。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有效管护38万亩国有林与集体林。累计完成4563人生态搬迁,拆除景区违建33.49万平米,覆土植绿400多亩。通过系列措施筑牢上游生态屏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峨眉山不变的选择。

米易县委书记蔡君:

高标准高水平推进美丽米易建设

蔡君交流发言

米易幅员面积2153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辖11个乡镇, 林草覆盖率达 64.7%,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 以上。目前,已经形成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居在园中、行在绿中”的独特格局。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天府旅游名县等荣誉,迷昜湖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被纳入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着力打造开放创新之城、美丽宜居之城、绿色智慧之城、文明幸福之城,加快建设产业强生态优人文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米易。我们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谋划,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优化城乡环境、提升品质,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目前,已经形成了米易傈僳梯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米易阳光城省级康养旅游度假区等旅游产品。一个高标准高水平的美丽米易,正在逐渐建成。

红原县委书记杨文松:

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打造美丽四川先行县

杨文松交流发言

我们坚持把美丽红原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考虑生态保护、城镇布局、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对标《美丽四川建设2023年度实施方案》,坚持用发展保障美、用文化润泽美、用道德涵养美、用治理呵护美、用团结升华美。按照“以点带面、分区分类、多层推进”的模式,聚焦构建“山清水秀、林美草绿,城乡聚落分布合理、人居环境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空间。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到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各个领域,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大力实施标准化养殖基地、种草基地、园区建设等16类300余个项目;建成优质饲草种植基地12万亩、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14个,引进规模以上加工企业3家,培育规上农业企业10户;推动实现牧业生产现代化、基地养殖企业化、科技服务专业化。安全精彩圆满举办雅克看花季、雅克赛马季、雅克音乐季和“绿色中国行”等系列主题文旅活动,“雅克”文旅品牌影响力、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特邀专家李后强:

四川恒久美丽的内生动力

李后强专题演讲

四川是西部地区第一个出台“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规划《纲要》的省份,提出要先行先试,把四川建设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从“生态、生产、生活”三个维度入手,把四川建设成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高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实验区、中国韵·巴蜀味宜居地。《纲要》涵盖空间格局、美丽家园、绿色经济、宜人环境、自然生态、巴蜀文化和治理体系7个板块。既注重现有美的塑造和打造,也注重未来美的意识和理念的培养,首次将美的理念融入城乡建设,提出分类探索建设美丽城市路径和分类,打造川西林盘、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等美丽乡村。

从“省域—区域”“城市—乡村”各层次提出差异化、针对性的“美丽四川”建设重点任务。在具体实现路径上,不仅要求外在美,如美丽家园、宜人环境、自然生态,让老百姓可触可感;也要求内在美和制度美,如要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繁荣底蕴厚重的巴蜀文化,推动文化艺术创新,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这是四川恒久美丽的内生动力。

专题 江军 钱乐亮

展开全文
文章关键词
#四川省 #峨眉山市 #生态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