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学院积极探索地方高校中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陕西教育解读

2023/11/15 18:01

2006年以来,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在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过程中,既做强陕南文化研究、又做优陕南文化育人,既对接行业岗位需求、又保持人文社科专业特性,既重视实践平台建设、又注重实践过程规范,构建出了“文化铸魂、课程筑基、实训赋能”专业建设思路,并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文化筑魂:既做强陕南文化研究、又做优陕南文化育人

为地方基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地方高校适应国家分类办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其办学实力的必然选择,然而,地方高校中文专业毕业生还存在地方文化情怀不浓,扎根基层意愿不强的普遍情况。与此同时,地方高校多数属于教学型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相对不足,但由于具有地缘优势,其在地方问题研究上往往特色凸显,这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可以借助的优质资源。对地方高校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而言,可以在做强地方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做优地方文化育人方式方法,通过带领学生做地方文化研究,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研究地方文化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其热爱基层、扎根基层的文化情怀。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图/学生在学校“家风馆”参观学习

图/学生国家级大创项目暑期走访调查

针对这一问题,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立足教师在陕南地域文化研究中的优势,通过做强陕南文化研究、做优陕南文化育人,创构了陕南文化特色育人体系。一是做强陕南文化研究,丰富陕南特色文化育人资源。文学与传媒学院开拓了陕南文艺研究、陕南方言研究和地方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三大特色科研方向,建成了省级重点研究基地“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和省级文化育人基地“陕南地域文化科普基地”“安康学院中化经典诵写讲基地”,特殊文化育人资源丰富。二是做优陕南文化育人,筑牢学生扎根基层文化情怀。文学与传媒学院积极将陕南特殊文化育人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开设陕南文化特色课程,指导学生完成大创项目、引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既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浸润学生热爱基层、扎根基层的情怀。

二、课程筑基:既强化专业根基,又突出专业应用

调查数据显示,地方基层需要大量在中小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在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文案写作的中文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这要求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学生教学和写作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传统人文社科专业,作为一门具有深厚人文精神浸透的专业,学生的应用技能提升受制于其语言文化和思想人文根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无论在中小学校从事教育教学,还是在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文案写作,只有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化和思想人文根基,其应用技能才不仅仅是一种表面技巧,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对此,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在探索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过程中,构建“2基础2应用”课程体系,既强化专业根基,又突出专业应用。一是凸显汉语言文学作为人文社科专业的特点,重视巩固学生专业根基,通过建强语言类和文学类2大基础课程群,着力强化学生的语言与文化、文学与思想根基。二是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主动对接行业岗位对本专业人才善教学、会写作的能力需求,创新设置了教育教学和中文写作2大应用型课程群,大力培养学生写作和教学两大专业核心技能。

图/“文化铸魂、课程筑基、实训赋能”中文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三、实训赋能:既重视平台创建,又注重过程规范

与高水平重点大学侧重培养学术理论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则侧重培养岗位技能型人才不同,地方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理论应用型人才。所谓理论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地方应用型高校设置足够的实训环节,对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进行训练。然而,作为传统人文社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像理工科那样有实验室和实训课,在实训硬件建设和实训过程规范上都存在不足。因此,要提高地方高校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突破文科专业在实训体系上的不足。

为此,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在探索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过程中,创建“1955”实训体系,既重视平台创建,又注重过程规范。一是建成1批与专业核心课程配套的针对性实训课程。这些课程,按照第一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管理和监控,并按照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进行组织, 课堂上学生是训练主体, 教师引导答疑启发思维。如为“古代汉语”配套“古文阅读与古籍整理”,为“现代汉语”配套“书面语表达专题实训”,为“文学概论”配套“文艺评论写作实训”,为“中国古代文学”配套“古诗词写作实训”“应用古文写作实训”等。二是构建“955”第二课堂实训平台。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训练,成立了师范技能社、演讲辩论社、书法社、文学创作社、风华诗社、语言文字社、国学读书社、播音主持社、影视戏剧社9个学生专业社团,学生全员参与,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每周开展训练活动;设置了阅读与写作训练计划、规范字书写训练计划、教育教学技能训练计划、职业形象礼仪训练计划、经典诗文背诵训练计划等5项专业技能训练计划项目,明确训练达标要求、实施细则和保证措施;建成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应用能力写作大赛、文学创作大奖赛、演讲赛、辩论赛等5个专业竞赛平台,以赛促教,赛教融合。

图/学生参加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图/学生社团组织“迎春诗会”活动

通过建设,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中文专业先后被确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能说会写”人才培养试验区和省级一流专业,拥有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普基地和中华经典诵学讲基地各1个;教师获批省级教改项目5项、思政示范课程1门、特色线上课程1门、一流课程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拥有“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教学名师4人、教学成果奖2次、课程教学竞赛奖7次;学生获批省级以上大创项目50余项,年均获省级以上奖励80余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明显,专业和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展开全文
文章关键词
#高校 #陕南 #安康学院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