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设立“中国工匠日” 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钱江晚报

2024/03/05 07:11

最近几个与浙江和杭州有关的热搜,都与“人”有关。

一是元宵刚过,杭州就举行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线下人才交流大会,886家企业带来优质岗位2万余个,短短6小时,1.6万余名求职者投出了2.7万份简历。

二是省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末浙江常住人口6627万人,同比增加50万人,杭州则以14.6万人的增量再次拔得头筹。

随着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对于城市来说,吸引更多年轻人,正愈发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砝码。虽然已是近年来国内人口增加最多的城市之一,又刚刚跻身全国第10座超大城市、新晋“两万亿俱乐部”成员,但杭州对人才的渴求似乎从未减弱。这两天一个刷爆朋友圈的消息是,杭州亚运媒体村改成了人才公寓,即将开始配租,各类人才可享受4~9折优惠乃至免费。

如何培育人才、招引人才、留住人才,也一直是每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全国政协委员郑亚莉今年带来一份关于设立“中国工匠日”、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提案,她的灵感也正是来自杭州这座最早专门为工匠设立节日的城市。

全国政协委员郑亚莉:

建议设立“中国工匠日”

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2019年起,杭州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工匠日”,成为全国第一个专门为工匠设立节日的城市。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再次建议,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在一次调研过程中,她与一位在民营企业就职的技术能手聊天,得知对方曾因家人觉得“没面子”“没前途”,一度考虑放弃这份工作。但车间师傅和工友的鼓励让他坚持了下来,通过不断学习和钻研,如今已成为青年工匠人才、企业的技术骨干,也让家人改变了对一线劳动者的看法。

“让产业工人因成为工匠而受到社会更多尊重,有利于激发广大劳动者在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吸引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学习工匠、争当工匠。”郑亚莉说,“希望通过‘中国工匠日’的设立,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细,助力建设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技能型社会。”

郑亚莉提到,作为全国首个设立工匠日的城市,杭州通过政策赋能、平台搭建、优化服务等举措向各路人才敞开怀抱。“在畅通职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的同时,城市与人才也在互相成就。从杭州GDP迈过2万亿元大关,城市美誉度不断提升,可以显著感受到弘扬工匠精神的成效。”

继杭州之后,苏州、咸阳、青岛等多地及部分企业也纷纷设立了工匠日,社会效应良好,但存在日期各不相同、推进力度各异等问题。郑亚莉建议,在借鉴地方实践基础上,按照法定程序,由人社部牵头推进设立“中国工匠日”,在现有国家工匠主题活动基础上,加强中国工匠培育和表彰工作,形成工匠相关的制度支撑。

“从普通工人到中国工匠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培养过程,需要时间、平台、制度等的有机配合。”郑亚莉认为,要统筹推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全链条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完善中国工匠专项培养制度,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的中国工匠荣誉制度,常态化开展评选活动,引导企业开展工匠评选活动,制订地方性、行业性工匠专项培养计划,完善配套制度。 本报记者 徐雪纯 黄慧仙

展开全文
文章关键词
#工匠 #杭州 #劳动者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