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侃
2024/03/15 15:11
文|梅堂
近日,北京青年报刊发的《25岁规培女医生之死》一文,引发舆论关注。
据报道,2月23日20点47分,25岁的规培医生曹丽萍走进了湖南省人民医院医生值班休息室,大约3小时后,她在电脑上提交了最后一份出院病历,走进休息室内的卫生间,把自己反锁在里面,选择用刎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3月13日中午,记者联系湖南省人民医院,医院值班室工作人员称,此事医院方面已经处理完毕。
自杀前,曹丽萍33个月的规培生活已至尾声,只要再等三个月,她就能拿到规培证,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寒窗苦读多年,在即将熬出头的时候,她却选择用刎颈这种决绝又惨烈的方式结束生命,让人不胜唏嘘。
1
曹丽萍的悲剧,让人们再次看到了规培生的困境——
工作强度大,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休息时间完全没有保障,即便请假回来还是要加班,该干的活一点都不会少;
有的医院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规培体系,规培生总被使唤干杂活,忙忙叨叨几年下来,在专业方面几乎毫无长进;
福利待遇差,外人眼里前途似锦的准医生,一个月到手只有千把块钱的补贴,连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时不时还要遭遇患者家属的质疑、诘难甚至是威胁,内心的职业信念感逐渐被土崩瓦解……
当曹丽萍在遗书里感叹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牛马”的时候,还有众多医学生们被困在医院的规培体系里。
201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正式在我国成立,这项从发达国家学来的培养制度,本意是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水平,实行十年之后,怎么就成了“吞噬”规培生的“恶魔”?
曹丽萍来自湖南农村,家里有四姐妹,家境并不富裕,求学十几年,直到进入省级三甲医院成为一名准医生,她的优秀以及背后有着何种付出,可想而知。痛心于她的遭遇的同时,人们不免要问,如何避免下一个“曹丽萍”崩溃,怎么才能改善规培生“做牛做马”的境遇?
图片来自英剧《疼痛难忍》
2
规培生沦为廉价劳动力,要解决问题无非“钱”“人”二字。
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刘进是国内最早呼吁建立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专家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在美国学习时亲身感受到了规培生制度对培养医生的莫大好处。回国之后,当国家层面尚没有正式建立规培生制度时,他率先在华西医院启动了这项制度。
他认为按照国外的经验,国家花在每个规培生的费用应该达到10万元/年,其中3万元给规培基地,作为参与教学医生的工资补贴和教学资源支出,剩下的7万元是规培生的补贴工资,这样至少能保证规培医生不低于当地的中等收入水平。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直到2023年,中央财政对规培生的资金补助,每人每年只有3万元。而这3万元,还得拿出三分之一用来补助基地和师资。这么一算,就能理解为什么规培生每个月到手补贴只有千元。
此前还有新闻曝出,一些医院在发抗疫补贴时,一线科室都有份,但一线规培医生一分钱都没有。
师资方面也是一言难尽。有些医院并没有建立完善科学的规范化培养教学体系,只有一个笼统的转科计划,这就导致一些规培生沦为给同科室医生打杂的临时工。
同时,很多医院现有的评价体系不认可参与教培的医生的贡献。真要投入规培生的教学,参与教培的医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评职称看的是申请科研基金的级别、金额以及发表论文的级别和篇数,教学科研课题因为很难有高级别和大金额,在评职称时就容易吃亏。
新闻截图。图文无关。
这些现实因素综合起来,医院就很难有动力改善规培生的处境,提高培养质量。
然而,参与医院规培,获得相应的合格证书,对于医生的成长又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为一名医学生,当然也可以选择不规培,但是要想进三甲医院需要规培证,日后要想评职称,更得需要。
进退不得的同时,又要随时应对高负荷工作,很多规培医生们表面风平浪静,其实内心早已惶恐绝望。曾有一位三甲医院的规培生说,自己有一次值了一整天夜班,滴水未进,忙得连饭都没吃,参与急诊科值班抢救时,患者儿子指着他们说“你们几个的名字我都记下了,要是救不过来你们也别想活了”。正是这个画面,让她觉得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北青报的文章里提到,曹丽萍自杀后,她所在的医院给规培生召开心理健康讲座,要求他们签署保证书。保证书具体是什么内容,外界不得而知。然而,如果规培生的福利待遇得不到改善,高负荷的工作仍然是家常便饭,医院还是习惯于把他们当廉价劳动力,规培生们还是会陷入疲惫和麻痹,此时根本无力自救的他们又能保证什么呢?
大家都在聊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热点搜索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