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 赋能“千万工程”

河南日报

2024/07/18 07:01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探索出一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河南农业大学主动对接乡村振兴、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扎根中原沃土,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日前,河南农业大学召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千万工程’”为主题的圆桌对话活动。来自省内外涉农领域的领导、专家、企业家等优秀校友代表汇聚一堂,为强农兴农和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献计献策。

打造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示范样板

□李成伟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工作部署,河南农业大学在河南多地开展的“周年多熟吨半粮万元田”模式探索,实现了全产业链创新技术的高效集成,推动了农业生产这一传统产业生产模式的高阶升级,实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模式改革的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集成应用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示范样板。

理清科技、改革“双轮驱动”的底层逻辑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这是对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底层逻辑的深刻思考。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创新在内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注入科技创新的活力,更需要体制机制、生产模式改革创新的有效加持,这一系列重要因素间具有一定逻辑关系。

科技创新最终要落脚到产业创新,推动产业发展。这一内涵深刻体现在科技工作“四个面向”战略导向的要求上,体现在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逻辑规律上,是科技创新的宗旨所在,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应包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创新往往被赋予创造和引领新兴产业的重任,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也应成为其不可或缺的责任。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农业是特色鲜明的传统产业,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高度重视的传统产业,亟须科技创新的强力引领和支撑。

科技创新既要重视创新,更要重视技术的集成。现代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项技术的协同(集成)才能实现创新效能。比如,在大田作物领域,从优良种质资源研发、栽培管理技术、农机农艺信息融合、病虫害绿色防治、减损收获和储存到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需要全链条的协同攻关和技术集成才能实现增收增效的目标。

科技创新应同产业发展水平和组织模式相契合。科技创新应当有超越时代局限的前瞻性、引领性,也应当有面向产业发展的实用性、功效性,两者互为补充、有机统一。同时,组织模式的创新也是提升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其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

认识粮食主产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方法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新发展格局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尤其是粮食安全的自主性、自给性。为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国家基于资源环境、技术和经济条件,划定了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赋予河南等粮食主产大省、调出省艰巨的保粮重任。尽管国家持续加大转移支付等政策补偿力度,出台《关于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但粮食主产省份种粮效益低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内的全面振兴。其中,产业振兴居于首位,是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和核心。但粮食主产省份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面临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不能很好引领和支撑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情况,亟须通过科技创新和生产组织模式变革推动创新发展,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提升政治站位、把准方向,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怎样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同步发展”的关切之问,把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工作方法,以打造示范样板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高度统一。

推进“周年多熟吨半粮万元田”模式探索,引领黄淮海主产区产能提升

探索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双赢模式是河南农业大学近年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点工作。基于学校前期在全省多地开展的双赢模式试点探索,学校选取了沿黄农业大县、粮食大县民权,开展了“周年多熟吨半粮万元田”模式集成示范,即充分利用黄淮海地区光热资源优势,集成品种选育、高效栽培、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全链条创新技术,在确保小麦、玉米两季粮食亩产不低于3000斤的前提下,利用套种优质特色蔬菜(食用菌、中草药等),或者玉米收获后到小麦播种前的空窗期加种一茬优质特色蔬菜的形式,实现周年多熟目标,从而使大田亩均经济收益达到1万元以上,打造粮食主产区产能提升、增收增效、乡村全面振兴的示范样板。这一模式主要有四个特点:

推动农业生产技术集成,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创新应用。充分挖掘光热资源、土地、种子、化肥、农药等粮食生产各要素,以及耕地、播种、管理、收获、储存各环节增产减损潜力,在选育优良品种、提升耕地质量、加强病虫害防治、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强化技术集成和模式创新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突出了农业生产技术集成的特色,充分彰显了科技在推动产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拉长产业链条,有效增加农业效益。采用套种或加茬种植的模式,辅助轻简化栽培技术,不改变当地种粮习惯,不增加农民经济投入,易于被农民接受。同时,针对套种或者加茬种植的蔬菜,配套相应的存储和加工设备,推动种植、销售、加工一体化建设,实现蔬菜错峰上市、精准上市、优质上市,提升了经济价值。按照这一模式,河南8000余万亩耕地能够迅速形成一个万亿级产业,推动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模块化组合,有效增强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搭建了“麦套小辣椒+烘干+鲜食或青储玉米”“鲜食或青储玉米+荠菜+速冻存储+速冻食品企业”等多种一体化发展模式,可以根据各地光热资源、产业特色等进行灵活组合。

统分结合、示范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做好“统”“分”结合,在田间管理、收益获取等环节注重“分”,保证农民的收益有效提升,激励其积极性。在发展规划、技术指导、采购销售、精深加工等环节注重“统”,发挥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的引领作用,增强基层组织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带动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示范样板。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孙巍峰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基础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任务最繁重、前景最广阔的领域之一。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锚定目标,把握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加大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用创新科技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锚定“三强两高”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一是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优化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实现粮食综合产能稳步提升。二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建设国家农业创新高地,实现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居全国前列。三是乡村产业竞争能力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现主要农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农业生态低碳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四是农民收入水平高。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农业从业者能力素质大幅跃升,实现共同富裕。五是农村现代化水平高。推进乡村“五大振兴”,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聚焦重点,走好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路径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种业创新为重点规划建设“中原农谷”,打造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河南种业集团等科研“重器”,重构重塑农业创新体系。推进乡村产业创新。推行绿色食品产业链式盟式发展模式,双汇、牧原、三全、思念等“顶天立地”的行业旗舰企业保持全国领先,卫龙、蜜雪冰城、千味央厨等新锐企业迅速抢滩,植物工厂、认养农业、智慧农业等新模式百花齐放。推进发展方式创新。探索形成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高产模式,实现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鹤壁市小麦百亩攻关田单产达912.6公斤,武陟县项目示范区玉米实收最高单产达1260.23公斤。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省农民合作社达20.3万家,家庭农场达26.5万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达12.6万个,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88.1%。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中推行“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市场化机制,实现一个智能终端管理万亩良田、一套农事系统服务百万农田,有效解决“谁来投、谁运营、谁管护、有效益”问题。启动“豫农优品”天下行活动,持续耕耘网络空间“新农田”,玩转电脑手机“新农具”,干好直播带货“新农活”,不断让中原“大粮仓”“大厨房”“大餐桌”对接海内外“大市场”。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创新。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每年培训持证农业从业者10万人次以上,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84万人,乡村CEO、农创客等“新农人”不断涌现。

创新探索,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取得新突破

在粮食生产上抓“五良”集成。以“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市场化模式建设智慧农田,统筹推行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加快推动粮食产能从1300亿斤迈上1400亿斤新台阶。在产业发展上抓“三链耦合”。加快提升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特色产业“一群多链、聚链成群”,构建“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创新联合体,加快培育万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和冷链食品、先进农机装备两个千亿级产业联盟。在农村改革上抓“三项试点”。推进以农村宅基地为重点的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农技农机农经“三支队伍”改革试点,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发展活力。在乡村建设上抓“三个一体”。推动城乡一体规划、田村一体建设、种养一体循环,打造和美乡村与田园乡愁完美融合的“良田美景”。在人才振兴上抓“三大工程”。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引领,实施“头雁”培育、乡土人才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农人”。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周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作为教育高原、科技高峰、人才高地的集中交汇点,高校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建设一流大学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是高校发展和追求的目标。河南农业大学胸怀“国之大者”,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从全国全省的发展大势中高点站位,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统筹谋划编制事业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逐步确立了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一目标、两路径、双核N区”的发展思路。学校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优势和龙头作用,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2023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河南农业大学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若干意见》,省教育厅印发《河南农业大学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方案》,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建设一流学科。学科是学校发展的根基,体现大学的发展力、竞争力和贡献力。河南农业大学加强学科集群建设,持续塑造和强化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集群优势,打造“核心+支撑”学科集群体系,布局前沿和未来学科方向,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合作交流,构筑富有特色的高质量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3个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4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7个ESI全球前1%学科。下一步,学校将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落实学科特区政策,加强学科内涵发展,强力推进作物学、兽医学两大优势学科实力整体提升,持续推动学科建设起高原、筑高峰。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筑人才竞争优势

人才是第一资源,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建成一流大学的重要支点。河南农业大学改革人才评价制度,健全以价值、贡献、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分类实施考核、晋升改革,激发各类人才潜力和活力,形成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人才成长生动局面。瞄准学科和科研需求,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从规模向质量转变,有组织、有计划打造底蕴深厚、梯次合理、韧性强劲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实现了本校自主培养院士的重大突破,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达到21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达到50人。下一步,学校将以人才强校支撑人才强省、人才强农、人才强国,努力引育、汇聚一批现代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杰出人才,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使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大家大师、顶尖人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人才,也需要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河南农业大学实施高水平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创新提质工程,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动专业、课程、教材、教师、管理和生态“六位一体”纵深变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融合发展,探索新型办学模式,教育部2023年12月批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依托河南农业大学,联合24家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中国现代农业联合研究生院。目前已完成首批300名博士、500名硕士招生工作。下一步,学校将统筹推进河南农业大学与中国现代农业联合研究生院建设,抓好学部融合、学科融合、平台融合、人才融合,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科教融汇综合体。

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服务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一流创新平台。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驱动作用。创新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要素、开展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有效载体,是提升竞争力、持续力、带动力的重要支撑。

河南农业大学把科技创新平台当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实施“281”平台建设计划,牵头建好2个河南省实验室,推进8个国家级、国际平台重塑重建提质,提升99个省部级科技平台效能,初步形成围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省实验室、国家级平台、省部级平台梯次布局。下一步,本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院士“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的勉励,主动融入国家实施的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把自己的科研重点放在主要粮油作物“一年两熟”周年高产高效和绿色发展上,拟牵头筹建一个省实验室,旨在锚定农业强省建设目标,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搭建跨区域、多学科、多领域、全产业的大协作创新平台,确保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在此基础上筹建农作物高产高效全国重点实验室,力争进入国家实验室体系,为河南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中争先出彩作出应有贡献。

产出一流创新成果。科技创新成果持续生成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对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河南农业大学以农业科技前沿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解决核心种质资源挖掘与品种创制、动物植物重大疫病预警与防控、畜禽健康与安全生产、农业绿色生态安全、食品营养与安全、智慧农业技术及装备等六大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围绕农业领域产前、产中和产后全链条开展协同攻关,研究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和“中国这十年”河南十大科技创新成果等。下一步,学校将强化科技创新质效提升,面向未来技术,凸显后发优势,紧密结合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强国等对绿色发展、科技引领的需求,力争换道领跑,在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上下功夫,在服务重大战略中不断形成新动能、新优势。

提供一流创新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是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二者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学的重要使命。

河南农业大学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扎根中原沃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服务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强校地合作,建设河南智慧农业产业学院、未来农业研究院等,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加强校企合作,与中农发集团、牧原集团等深度协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擦亮“百千万”科教服务品牌,有效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引领并支撑中原农谷、周口国家农高区建设。下一步,学校将在凝练优势特色上下功夫,找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切入点,搭建新型社会服务体系,培养新型产业形态,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加快技术推广,打造示范引领典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

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田雪立永城市黄口镇闫王庄村党支部书记

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驱动力。乡村振兴的新质生产力驱动逻辑,是将科技创新的牵引力、绿色发展的辐射力以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抓手传导至乡村生态系统,将生产要素创新配置的支撑力以要素分配为途径传导至乡村分配系统,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六年时间足以改变一切,在上级党组织的关心指导中,在全村2300名群众共同努力下,我们村走上了由乱到治、由穷到富的路子。

突出党建引领,提升支部战斗力。“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学习中对标查找自身不足是提升支部战斗力的一服灵丹妙药,先后到党建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等学习,开阔支部成员视野、拓宽支部成员思路。与此同时,支部引领创办合作社组织。传统农业制约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党支部引办合作社,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促进集体经济增收。

汇聚多方力量,加快农业转型。在整合传统农业种植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流转,对接农管公司,实行统一管理。积极引导“新农人”学习新技术、新模式,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院、企、地共建,实现农业快速发展。新的农业技术和产品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下沉渠道,才能在市场上有效推广。

办好群众“小事”,提高群众口碑。群众事,无小事。聚焦“一老一小”是解决好群众身边事、烦心事的重要抓手。建成一座幸福院、举办一场“饺子宴”、开设一间“小课堂”。组织60多位农民就近务工,每人每年增收6000余元。此外,村里还引进服装厂1家、加油站1座、废旧金属回收公司1家,解决了留守村民务工的问题,增加了群众收入。

村里将深度发展新质生产力,行稳致远建设村庄;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集体生日”等活动为载体凝聚人心;将创新开展乡村治理行动,以“十星级”文明户等更多元的形式让党员和群众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桥头堡。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聊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视频

查看更多视频

热点搜索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
打开APP 追踪24小时热点新闻